主後二二○年六月十四日

 

 

台中市召會週訊

1901

(正刊)

台中市召會文字組編

(南區)復興路三段479

TEL:04-22224283

FAX:04-22227210

E-MAIL:

chtai.chtai@msa.hinet.net

http:www.citc.org.tw

 

召會聚會的基層(一)

家庭聚會是召會聚會的基層

 召會一興起來,先有三千人得救,接着又有五千男丁受浸(徒二41,四4),加起來至少有八千人。他們怎麼過召會生活呢?召會需要聚會,然而這麼多人怎麼聚會呢?這就是本篇信息的負擔和題目:「召會聚會的基層。」

 無論作甚麼事,總有一個基層;即使是語言也有基層,英文有二十六個字母作基層,形成所有的英文字;同樣的,中文有部首作基層。這樣,到底召會聚會的基層是甚麼?這在使徒行傳裏不難看出。三千人得救,五千人得救,他們怎麼聚會呢?他們乃是「在殿裏,並且挨家挨戶」(二46,五42),從一家到一家。他們在殿裏的時候,應該大部分都是彼得、約翰這幾位使徒講話。這三千、五千得救的人,最少有上千個家。若要彼得、約翰去照顧他們,即使他們腳底都跑破了,也跑不遍那麼多家。

 五章說,「他們每日在殿裏,並且挨家挨戶,不住地施教,傳耶穌是基督為福音。」(42)那時絕沒有不同的道理。那些得救的人,僅僅得救一兩天,就在家裏聚會;他們所講的,絕不會是摩西的教訓,也不會是以利亞的道理,而是他們親耳在殿裏聽見彼得所傳講的。

 這裏的要點是,召會聚會的基層就是家裏的聚會。我們應該相信,當時以色列人在殿裏的大聚會,並不是基層;那個大聚會,乃是在一個很扎實的基層上產生的結果。先是藉着福音帶人得救,產生出人,接着就把他們帶到基層,也就是在一個個家裏聚會。因此,召會的聚會不是建造在大聚會裏,而是建造在一個一個的家裏。換句話說,當初召會的建造,主要不是在於殿裏的大聚會,而是在於挨家挨戶地聚會。

 使徒行傳接着告訴我們,在三千、五千人得救後不久,耶路撒冷起了大逼迫。八章說,除了十二使徒以外,那三千、五千人幾乎都離開耶路撒冷了。可能你我相信不來,但聖經的確說,「除了使徒以外,門徒都分散在猶太和撒瑪利亞各地。」(1)使徒們很會傳講,卻都留在耶路撒冷;而將近上萬個剛得救的人都分散往各處去,傳神的話為福音。結果,主的福音廣傳,召會的見證四布。這首要的不在使徒身上,而是在那些分散出去的人;他們四處作見證、傳福音、帶人得救。這些四散出去的門徒,往各處傳福音;我們應當相信,由於逼迫,他們並沒有大聚會。可見大聚會不是召會的基層;挨家挨戶地聚會,三、五人或六、七人聚在一起的家庭小排聚會,纔是召會的基層。大聚會就像「溜冰」,隨着聚會一結束,人就溜走了,甚麼也留不下來;小排纔真能把人留下來。這個亮光在聖經中是很清楚的。 

分排聚會的開始

 我們在主的恢復裏,從開頭就看見這個亮光;特別在五十年前,我們就鼓勵移民傳福音。雖然如此,在大陸傳福音、帶人得救仍然很難,根本沒有大聚會可以倚靠。那時若能有三、五人受浸,已經是驚天動地的事了。從一九二二到一九四年,十八年之久,我們受浸最多的一次,還不超過三十七人。

 乃是到了一九四年,在煙台的召會看見「召會傳福音」的亮光。所有聖徒的家,連老帶少,無論男女,全體動員傳福音;連五、六歲的小孩都幫忙,一看見有人要跪下禱告,接受福音時,就趕緊送禱告墊。從那時開始,一受浸就一百多位,上半年就有二、三次這樣的光景,是前所未有的。由於人數增多,便開始分家聚會,但是還沒有作到分排聚會的地步;分排聚會是到了台灣以後纔有的。-未完待續

(摘自《人人盡功用使召會得擴增》

 

 

「關於世界局勢與主的恢復應時的話」負擔的話

第二篇 看見神寶座的異象、世界局勢背後的屬靈景象、

以及基督作神行政的中心


 在全聖經中,七靈獨在末了的《啓示錄》中出現了四次(一4156)。從一章四、五節可知「七靈,無疑是神的靈,因為四、五節將其列在三一神中。七既是神工作中完整的數字,七靈就必是為著神在地上的行動。在本質和存在上,神的靈是一個;在神行動加強的功用和工作上,神的靈是七倍的。…約翰寫啓示錄時,召會已經墮落,世代又是黑暗的。所以,神在地上的行動和工作,需要神七倍加強的靈。」(啓一45)啓示錄四次的提及七靈,皆關連了神在地之行動與工作的事物,就是:七召會(一45)、七星(四5)、七燈(四5)、七眼(五6)。七召會表徵地上所有的召會(啓一42201),她們是藉從那具有今是昔是永是之父神不朽的屬性,及那在神寶座前被加強七倍,為執行神行政之七靈的至高地位,並那「對神為忠信的見證人,對召會為死人中的首生者,對世界為地上君王元首。」(啓一43)之子神超特身分的三一神,所分賜的恩典與平安而產生並存立的(啓一45),使召會如暗世中的衆金燈台,在全地灼灼發光,作耶穌基督的見證(啓一2112)。七星(啓一16)則表徵當召會的見證陷入死沉暗淡時(啓三12),那些因被握於那在金燈台間行走,作大祭司之基督右手,而能不失屬天本質仍發光如星(但十二3)的得勝使者(啓一20181218、三1714)。而七燈是指那在神寶座前的七靈(啓一45),「表徵神七倍加強之靈的光照與鑒察。…為着神的審判,至終也要帶進神的建造。」(啓四51)「七靈是為使召會加強的活,七星是為使召會加強的亮。」(啓三12)而七眼亦「就是神的七靈,奉差遣往全地去的。」(啓五6)其「功用乃是鑒察和搜尋,好執行神對這宇宙的審判,並將神所是的一切灌輸並注入到祂所揀選的人裏面。…為着建造神永遠的居所新耶路撒冷。」(亞四101)「這七眼乃是耶和華的眼睛,徧察全地,見所羅巴伯手拿線陀就歡喜。」(亞四10)在這末後的暗世,召會的見證時也如飄搖不定的燈光。神的眼正七倍加強的徧地搜尋,祂能發現在你手中所持的,是為祂建造的線陀麼?

v劉葵元


結晶圖表

第三篇 從神的經綸看宇宙的歷史─人類歷史裏的神聖歷史

 

2020國殤節-3

壹 宇宙的兩個歷史

一 看透人類的歷史

1 神同著人的歷史

a 神在舊造的行動

b 神同著人的行動

c 神在人裏的歷程

2 成為基督的新婦

3 神聖歷史的頂峰

4 兩個人物的戰爭

a 敵基督要被擊敗

b 千年國度要來臨

二 進入神聖的歷史

1 神聖歷史裏重生

2 世界的人類歷史

3 召會的神聖歷史

4 神聖歷史的擴大

a 與神一同的歷史

b 為人成就的歷史

三 寫神今日的歷史

   * 與奮力的神是一

   * 生命行動上是一

貳 神聖歷史的中心

一 三一神作人生命

二 基督作中心普及

三 人成為神的彰顯

四 帶進神永遠的國

五 受神異象的管制

六 有分終極的行動

1 成為一個新人

2 為著預備新婦

3 生活與神是一

4 迎接主的回來

 

一 神在以色列民中的歷史

二 神在耶穌基督裏的歷史

三 神在世界局勢中的歷史

四 神在得勝聖徒裏的歷史

 

 

 

 

 

 

舊約「歷代志上」讀經拾穗


本週進度

 歷代志第二十七章

生命讀經

 歷代志生命讀經第五篇列王紀生命讀經第四篇

經文大綱

 一、第二十七章是說到在大之管理行政中的官長。

 二、一至十五節,可以看到服事王的官長有十二班,每班二萬四千人,全年按月輪流,辦理王事。

 三、十六至二四節,可以看到十三位軍長管理十二支派和亞倫家。

 四、五至三一節,接又有官長管理王的府庫,並監理王的產業。

 五、三二至三四節,最後大有謀士、教師、伴友、和他軍隊的元帥。

真理要點

  服事王的官長有十二班,每班二萬四千人,週年按月輪流,辦理王事(115從這件事可以看出大的生活水準是過度的,過於奢侈,這成了所羅門時代以後所發生背叛的隱藏因素。以色列十二支派,供應所羅門和他的大家庭,包括所羅門的一千妃嬪(十一3)連同一切眷屬的每日所需(四22232728至終,提供這些日用所需的要求,成為百姓棄絕所羅門的因素。耶羅波安以所羅門窮奢極侈的生活,和他加於百姓的重賦為他背叛的理由。所羅門喪國,部分是因他放縱情慾並拜偶像,部分是因百姓需要背負供給所羅門大家庭的重擔。任何過於奢侈的享受都無法持久。今天沒有人該有過度和太奢侈的享受。

  十三位軍長管理十二支派和亞倫家1622這裏我們該留意,以色列人二十歲以下的,大沒有數點,因為懼怕耶和華的烈怒(2324在撒下二十四章因受撒但激動,數點百姓得罪了神,因此他不敢數點年輕的人。

  二十三至二十六章記載大安排祭司和利未人供職的班次。這豫表身體的頭基督設立了祂身體中的等次,給所有的肢體持守。在二十七章行政裏管理的次序,豫表新約召會裏服從基督的權柄和作頭。

生命經歷

  所羅門為了維持他窮奢極侈的生活,和帝國的輝煌,使他的百姓負重軛,作苦工。我們不該過於欣賞所羅門的榮耀。新約中,主耶穌說到野地的百合花時,說,我告訴你們,就是所羅門在他極盛的榮耀,也沒有披戴得像這些花中的一朵。(太六29)彼得也說,凡屬肉體的人盡都如草,他一切的榮美都像草上的花;草必枯乾,花必凋謝,惟有主的話永遠長存。(彼前一2425上)至終,所羅門自己也承認,他所有、所作的乃是虛空的虛空。(傳一2)為了使我們對所羅門有正確的欣賞,我們需要認識,舊約中一切的事物都是豫表、影兒和表號。這些表、影兒和表號的實際,乃是在新約。在人的層面上,所羅門的享受是太過度了。然而作為一個表號,所羅門極盛的榮耀則是豫表復活的基督,在祂榮耀的千年國所享受的一幅圖畫。無論神為所羅門作了多少,賜給他多少,所羅門沒有神自己作到他面。但我們有神在基督作到我們面,使我們面有實際-在生命和性情上與神一樣。我們外面也許沒有所羅門所有的(那不過是豫表),但我們裏面有實際-神在基督裏已將祂自己作到我們這人裏面。我們也許認為自己微不足道,卻有神在基督裏作到我們裏面。我們是從神生的,成為神的兒女,與神同類,是神家的人,在生命和性情上(不是在神格上)成為神。我們不只是在新造裏的人;我們乃是神人。     v葉德偉


各環系列交通

兒童組報導


二○二○年上半年全台兒童服事者研討聚會(一)

 今年五月十六日為全台兒童服事研討聚會於科園會所。此次因疫情緣故,人數有限額,外地共有65位、台中156位大區聯絡人與會。藉着弟兄們異象的開啓、各地蒙恩分享及分組的研討,眾人領受兒童是一個大的福音,願再與主合作,讓小孩子都到主這裏來!

前 言

 半年一次全台兒童服事者及家長的研討聚會,多年來我沒有機會參加,但這一次因為疫情,回不去法國,所以有機會與弟兄姊妹們見面。雖然好多年沒有第一線地摸兒童服事,但是主僕人的夢一直在我裏面,而我的這一生有一個自許的使命,雖然我不是先知先覺,但是我願意作一個跟隨者。謝謝主賜給我們倪弟兄和李弟兄,他們把主的夢、主的經綸、主的異象、主的旨意在這個時代完全打開。我的負擔是要圓主僕人的夢!

 從一九八九年,我們在兒童服事上有一個新的往前,要把兒童這一個大的福音能彀落實在眾召會中間。時間過得很快,一晃已經三十一年。外面看起來好像搖櫓甚苦,但是在我的禱告裏,主好像鼓勵我這個夢是一定要實現的,我也有點相信這個夢是一定會實現的。但是需要我們眾人,一同進到主僕人的夢裏面、也一定來圓他的夢。我滿相信他的夢就是主的夢。這個夢一面來說很簡單,就是:

兒童是一個大的福音

 盼望你向主要這個恩典,作夢都會跟主說:「兒童是一個大的福音」。

召會從主所領受的第一個使命

就是傳福音

天上地上所有的權柄都賜給我了。

所以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

 在馬太二十八章末了,主進到門徒裏,在復活裏,就說「天上地上所有的權柄,都賜給我了。所以你們要去。」主的意思是說,我和你們是一,權柄是我的,你們要帶着我的權柄去,作甚麼呢?「使萬民作我們門徒。」這就是主給召會的頭一個使命-傳福音。在聖經裏,也在主僕人的說話裏,說到傳福音,就代表了福、家、排、區。當李弟兄說:五十萬少年英雄往全地去作甚麼呢?去叩門!這叩門就代表了福、家、排、區,而叩門主要是福音,這就打開了神命定之路。如果沒有福音,就沒有神命定之路;如果沒有福音,召會就有禍了;如果不傳福音,召會就死沉了、停頓了。召會在地上的使命-傳福音!召會在地上的活力來源-傳福音!召會在地上建造材料的來源,也是藉着傳福音。

福音不僅為得靈魂,

更是為著產生建造的材料

 在一九八四年李弟兄回到台灣,要帶我們實行神命定之路,他主要的點就是要恢復人人盡功用、全體都傳福音,而福音必須要佈下一個完整的福音網,使台灣島上沒有一個人是被漏掉的,所以弟兄就說到─

所有的工作都有福音的性質

 第一,他把所有的工作都命名為各類的福音,有四條線。第一條線就是學校的福音。李弟兄在一九八五年分項事奉的帶領裏面,不是用校園工作,乃是用學校福音。第二條線是家庭的福音,要得着一對對的父母、一個個的家。第三條線是各界的福音,要得着許許多多在各行各樣的菁英。第四條線就是兒童的福音。所以,第一,弟兄在一九八五年把所有的工作都命名為福音,如果在任何的工作上沒有福音的性質,這個工作就算不得工作。因此,只要是主的工作、是專項的工作,就一定是福音。第二,這四條線就佈下了天羅地網,如果這四條線我們都實行,就沒有一個人會被漏掉,建造的材料不會被漏掉。

每位兒童都是為著建造的材料

 在這四條線中,我們知道學校福音,一定是為了得材料,因為好材料都在大學裏面,當然也有一些中學就有了;第二,要得材料,就要得着一對對的父母、得着家;第三,要得材料,就要到各界裏面去尋找職場的菁英。譬如說,你要得醫生,可能藉着鄰居不容易,因為你去找醫生傳福音給他不容易,他可能想說都是我在醫治你,你有甚麼可以給我的呢?但是同一個醫院裏面的醫生弟兄傳福音給他,就不一樣了,在醫界處處都是材料。前三種,都是選取材料。但是兒童福音,全是材料,你到大學裏福音,是因為菁英都在大學中,但是你對兒童傳福音,不管他是從富有家庭或從貧窮家庭出來的,不管他背景如何,只要他在兒童時代被主得着了,長大了一定是材料。所以,前三種的福音是為了選取材料,第四種兒童的福音全體都是材料。

為著得著建造的材料,

兒童乃是一個大的福音

 主耶穌說:「讓小孩子到我這裏來,不要禁止他們。」(太十九14我們說到兒童福音,最主要就是這節聖經。當主耶穌到處傳福音的時候,門徒認為那些小孩子來都是打岔的,但是主說,讓他們來。因為神的國正是這等人的。而且當門徒攔阻孩子們的時候,聖經說主耶穌生氣了,甚至是惱怒了,竟然在地上有人攔阻兒童到主這裏來。願我們都是一班「讓」孩子們到主這裏來的人。

主僕人在一九六七年的夢:

台北要作出一萬個兒童

 一直到今天,這個夢都還在,這也是我裏面的夢。

兒童是一個大的福音

 兒童為甚麼是一個大的福音呢?第一,就是好土;第二,他們的羣性;第三,兒童是不斷的翻倍;第四,得着兒童就是得着他們的一生;第五,得着兒童就帶進父母;第六,兒童服事是所有的人,只要你願意都可以有份。


馬太福音十三章的第四種心土

—單一純潔的心—可應用於兒童身上

 第一種土是在路旁的,馬路上的車輛行車頻繁,以致於土都硬了。第二種是土淺石頭地,一遇到患難就枯乾了。第三種就是荊棘、棘藜,一遇到錢財的迷惑就擠住了,可以說大部分的在職聖徒,都可能會聯上這第三種土。但是第四種是好土,沒有屬世的往來,沒有土淺石頭的光景,沒有今生思慮、錢財的迷惑,他們的心是單純的、是敞開的、像一張白紙一樣。所以兒童是好土!

兒童都喜歡結交朋友,

特別是六歲到十二歲的孩子,常常成群結隊

 也就是說,你得着一個孩子,可能他就帶一串的孩子到主這裏來。兒童得救了,就成為我們的青少年弟兄姊妹。他們小學畢業,進入國中,就成了國中的福音種子。等到他們畢業進入高中,就成了高中的福音種子。進入大專,成為大專的福音種子。這樣不斷的翻倍!繁殖不斷。

從小在召會中接受屬靈的培育,

他們總共就接受了十六年的屬靈教育和培養

 到了在職的時候,他們就成為召會的柱子,也成為社會上的棟梁。這裏說到,我們常說得着一個大人、得着他的半生;得着一個老人,得着他的餘生,但是得着一個孩子就得着了他的一生。

藉著兒童帶進不信的家庭

 這是我們的經歷,你得着兒童,父母就會跟着來接受主耶穌,父母看見兒童身上的改變,就被福音所吸引。

兒童福音提供人人盡功用的機會

 要服事大專,可以說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彀服事,但是服事兒童,人人都可以。這些交通,你會發現,可能有一些弟兄姊妹已經聽過好幾次了,但是在我的禱告裏面,我仍舊覺得,應當給弟兄姊妹們一個比較完整、結構性的異象。而且,我非常盼望,這一篇留給大家,是希望在座的每一位,或者線上的,每一個人回家都去傳五個人,你就照綱要來傳,你傳五遍,大概異象就會漸漸進來。

 我們一摸到兒童服事,我們都會找很多的方法、找很多的路研究,這是需要的,因為兒童福音本來就是多方的。但是在我們服事兒童上,一直要回頭看異象。原諒我說,這把火在我裏面生生不熄,我現在的火可能比以前還要強一點,就是因為我們是從異象來的,不是從方法進來的,異象會叫我們不斷地被焚燒。所以我特意作這個綱要。儘管對大家來說是很熟,但是盼望你能彀說出神聖的真理,因為所有的異象、所有的真理,聽進來的或是明白的還不是你的,直到你說出來了,這一個就會成為你的。

 所以,說到兒童是一個大的福音,第一要幫助人看見,在新約聖經裏,主復活之後給召會第一個使命就是傳福音。而主僕人在一九八五年帶我們實行神命定的路的第一項就是福音。他把所有的工作都命名為福音,而且給了我們四條線,這四條裏面最大的福音就是兒童。接着你要用「六個大」來幫助一個個媽媽、一個個家來看見兒童這個福音有多大。第一大,兒童是好土;好土就是你得着他,他的一生最差可得三十倍的人、及格的得六十倍、稍好一點的得一百倍,這叫作好土。第二就是他們的羣性。第三就是不斷繁殖、不斷的翻倍。第四就是得着了他的一生。第五就是能得着父母。第六提供所有的弟兄姊妹來盡功用、人人作祭司。

 李弟兄說了他的夢之後,他就給了我們一條很簡單的路,這一條路在聖經裏,這一條路也是主僕人從一九八四年回來改制,非常着重的─實行神命定之路的命脈─就是「開家」。無論你作甚麼,開家就對了。校園福音需要開家,各界福音需要開家,你作醫生也需要把你的家打開,邀請醫生同事到家裏來,這就是你的各界福音。家庭福音更是家;我們這個家到你家去傳福音,邀請你們夫婦來我家吃飯聽福音。兒童呢?更是這樣。在主僕人的夢裏,早期他說得着一萬個兒童很簡單,只要得着三百個家,打開一個家為着三十個孩子,就差不多一萬了。到了一九八五年,可能弟兄發現這個時代的改變,所以他就說,如果打開四百個家,每個家有十個兒童,我們就有四千個兒童,那些沒有兒童的父母也打開作兒童,這樣就有一萬。我不知道他怎麼從四千跳到一萬,但是等一下我講下來你就會發現,並不困難,我們還有好大的一部分需要開發。

v陳洵

(未完待續)


關於當前疫情的交通

求主興起真實的代求者(二)


要在靈和真實裏代求

 正如主說,「那真正敬拜父的,要在靈和真實裏

敬拜祂,因為父尋找這樣敬拜祂的人(約四23下);父神正在尋找在靈和真實裏的代求者。這就是為甚麼我們需要「彼此認罪,互相代禱,得以在靈和真實裏代求,而使我們的禱告有功效!

 又如主說,「所以你在祭壇前獻禮物,若想起你的弟兄向你懷怨,就要把禮物留在壇前,先去與你的弟兄和好,然後來獻禮物。(太五2324)意思是說,你需要對神、對人都是義的,然後才能向神獻禮物。

要有對付、認罪的生活

 這些事對於我們的禱告生活,乃是至關重要的。所以,主會使用這樣的機會,在我們的所是上有所對付;事實上,我們都需要為着我們與神、與人有正當的關係禱告。這就是說,要有禱告的生活,就要有認罪的生活;這是基本、重要的事。

 就如保羅說,他是憑着無虧的良心、清潔的良心來服事神(徒二二1,提後一3)。所以,當我們裏面有不潔、不順服的時候,或是向着其他聖徒有難處的時候,如果我們不對付、不認罪,我們的良心就有虧欠、就被玷污;在這情況下,我們的靈完全是死的,完全無法成為活力人。神是活神,我們若不在活的範疇裏,就無法禱告摸着活神。

 這些事聽起來,似乎是基本的事,卻是那麼重要。我盼望,我們能彀藉着這個機會,真是察驗我們的生活、察驗我們與人的關係,叫我們有所對付、認罪。就如彼前三章七節說,「照樣,作丈夫的,要按情理與妻子同住,因為她是比你輭弱的器皿,是女性;又要按她應得的分敬重她,因為她是與你一同承受生命之恩的,好叫你們的禱告不受攔阻。換言之,有時我們的禱告是會受到攔阻的。

 我希望,這些話能彀激勵我們,叫我們在家庭生活、召會生活裏,與神、與人的關係,都是對的,都沒有任何問題之後,我們的禱告就會滿有功效;因為祂的眼會看顧,祂的耳會垂聽。亞伯拉罕、摩西、撒母耳、以利亞、但以理的禱告,乃是滿有功效的;因為他們是對的人,有對的所是,所以他們的禱告是回應神的心意。

 盼望主真是加強我們,使我們在禱告的事上有學習,而成為神在地上的代求者,阿們。

v陳實

(全文完)

-出自召會通訊


求者該有的操練與建立


前言

 我之前交通過,在我裏面有一個很深的負擔,就是禱告。我們都知道禱告的重要,也都禱告;但這個很深的負擔,不是指一般性的禱告,乃是指代求的禱告。二者有甚麼不同呢? 

祈求、禱告、代求、感謝

 提前二章一節說,「所以我勸你,第一要為萬人祈求、禱告、代求、感謝。」保羅用了四個說法:祈求、禱告、代求、感謝,來為着萬人。祈求是為着特殊的需要,是較非正式的要求;比如受苦待、被為難的時候。禱告是一般、普遍的用語,有各種的禱告;比如敬拜的禱告、與主交通的禱告、享受主的禱告。

 代求是為着特別的需要;當兩造有了矛盾、問題時,中間人用實際的行動-禱告,來介入那個矛盾、問題。目標是為了使兩造和好;所以「代求的禱告」,乃是林後五章「和好的職事」的一部分(1820)。

 我相信,凡能彀使人與神和好的人,都必須是一個代求者,乃是一個中保、調解人(提前二5)。比如,亞伯拉罕是一個代求者、調解人,他參與、介入羅得與神之間的難處(創十八);摩西也是一個代求者、調解人,他參與、介入以色列人與神之間的難處(出三二,詩一23)。

 「感謝」一辭,保羅在書信中常常使用(林前一4,腓一3,四6),並出現在各種的禱告中;特別是禱告得答應、蒙垂聽,就要獻上感謝,而不光是祈求、尋求、懇求! 

升天基督的代求,是靈基督的代求

 今天,基督是天上的代求者,長遠活着,在神的右邊,為我們代求(來七25,羅八34)。這指明,我們與神之間仍然有許多難處;比如背逆、背叛、不服、不義、不順從等。基督是大祭司,在天上為我們代求,日夜介入、調解我們與神之間的難處。

 基督不僅是神子,也是人子,在各方面受過試誘,只是沒有罪;所以,祂能彀同情我們的輭弱,而為我們代求(來四15)。就如祂以人子的身分在客西馬尼禱告,祂是何等渴望十字架的杯離開祂,但祂更願意父的旨意得成就(太二六42)。

 不僅有升天的基督在天上為我們代求,還有是靈的基督在我們裏面,幫同擔負我們的輭弱,親自用說不出來的歎息,為我們代求(羅八26)。這不是兩個不同的代求,乃是同一個代求,顯在兩端;一端在天上向神代求,一端在我們裏面,藉着我們向神代求。

 這就是說,我們有分於是靈基督的代求,但無分於升天基督的代求;而升天基督的代求,需要我們的代求,與其呼應,纔能完成。所以我們的代求,不能禱告自己的禱告,乃要禱告祂的禱告、回應祂的代求,與祂合一、表同情,甚至與祂合併到一個程度,有祂的感覺、心意;這樣,神纔能執行祂的旨意。這是神成就祂旨意的原則。 

亞伯拉罕的代求,摩西的代求

 代求的禱告,主要不是為自己禱告,乃是為別人禱告。「別人」是誰呢?第一位是神;神需要我們為祂和祂的旨意代求,使祂能彀成就祂的旨意。當然,第二位是眾召會、眾聖徒。

 比如亞伯拉罕的代求:表面上他是為羅得代求,其實他是為神和神的旨意代求;因為他若不為羅得代求,就沒有摩押人,也沒有路得,就不能生出基督。因為在神經綸的安排裏,基督不僅與猶太人聯合,也與外邦人聯合,甚至與那些低階層的人聯合(太一53)。

 亞伯拉罕是最有資格在神與羅得之間,介入作為代求者的一位;今天,最有資格在神與召會、眾聖徒之間,作為代求者的人,就是主恢復中一班愛神、認識神的心、願意神旨意成就的人。因着主的恢復有搆上時代的職事、高而豐富的啓示與真理、對主又有深刻的經歷與認識,我們就該起來,作神今日的代求者。

 比如摩西的代求:摩西在山上四十晝夜,以色列人卻在山下製造偶像、拜金牛犢,惹神發烈怒,甚至要將他們滅絕;摩西就懇求耶和華(出三二1114),使耶和華的臉甜美、愉悅,而不滅絕他們。

 其實神並不想滅絕以色列人,因為神與他們的列祖立了約,而埃及人也會議論神,所以需要摩西作代求者,使神的烈怒轉消。表面上,摩西是為以色列人代求,其實也是為神和神的旨意代求。

忠信的代求者,不可停止代求

 我的負擔是,當我們還在疫情、限制之下,有許多在家的時間,主能彀在眾召會中作些事,叫人能彀起來禱告、代求;但當疫情過後,限制解除,我們是不是停止這樣的代求,而回到已往的生活呢?

 就如Dick Taylor弟兄說,這個代求不能這樣就停止!是的,我們需要某些聖徒繼續代求,直到主回來!我相信會有一些忠信、信實的聖徒,真是看見神何等需要代求者,而起來作團體的亞伯拉罕、團體的摩西,在一個新人裏,為神與眾召會、眾聖徒代求。 

代求者該有的操練與建立

 我們怎能成為團體的代求者呢?怎能維持代求的禱告呢?我要講幾個點,盼望我們有這樣的操練,並建立這樣的實行。

第一、過一種與主親近、親密、合併、同行的生活

 第一,我們要成為團體的亞伯拉罕、摩西,就必須有他們的所是。亞伯拉罕被稱為「神的朋友」(雅二23),摩西被稱為「神的同伴」(出三三11);他們與神非常親密、非常親近,就像朋友、同伴一樣。

 這就是說,我們的代求不該是一個工作、職責,乃該過一個與主親近、親密,而與主合併、同行的生活,纔能摸着祂的心、祂的感覺,也纔能知道如何代求。所以,我們乃是整天活在靈裏、不斷與主交通、與主親密的人,就如摩西四十晝夜一直與神親密地同在,不僅臉面發光,甚至摸透神的心意、能彀改變神的心意。這需要許多的學習和操練。 

第二、操練禱讀,裏面滿了是靈的話

 第二,我們要維持代求的禱告,就必須有話。我們不可把話與禱告分開,正如我們不可把話與靈分開一樣。就如以弗所六章說,我們要藉着各樣的禱告和祈求,接受那靈的劍,那靈就是神的話,時時在靈裏禱告(1718)。

 當我們穿上神全副的軍裝,從事屬靈爭戰的時候,只有「那靈的劍」是為着攻擊仇敵的。劍、那靈和話(rhema),三者乃是一。當我們禱讀聖經中白紙黑字-常時的話(logos)時,就會有即時的話-是靈的話(rhema)內住在我們裏面,乃是氣、那靈;不僅是我們代求的供應、內容、方向,也是劍,可以擊殺仇敵。

 當我們被是靈的話(rhema)充滿的時候,就有靈的心思,就知道神的渴望是甚麼、神的旨意是甚麼、神的心願是甚麼;真正的代求就是把是靈的話(rhema)禱回去給祂,也就是把神的渴望、旨意、心願禱回去給祂。

 代求的禱告乃是召會的責任,但召會失敗了,就需要得勝的代求者,起來擔負這個責任。這就是說,我們必須操練、進入這樣的禱讀,好叫我們裏面滿了是靈的話(rhema)。 

第三、必須有禱告、代求的同伴

 第三,我們需要代求的同伴。任何一個人要維持代求的禱告是不容易的,必須有同伴;就像但以理也有三個同伴。這也許逼着我們必須操練活力排,兩兩、三三或四位;首先要藉着多而透徹的禱告,彼此相調在一起。

 就如馬太十八章所說的「兩三個人」,你可以同時有好幾個兩兩三三;兩兩三三不是召會,卻是建造召會非常重要的基礎。希望我們每天都有兩兩三三的禱告、代求。 



第四、建立每天定時禱告的習慣

 第四,每天需要有固定的禱告時間。我們若沒有禱告同伴、沒有固定的禱告時間,打岔一來,禱告就被犧牲了。禱告必須是我們最重要的生活和服事;特別是年長的聖徒沒有太多的力氣服事,但可以堅定持續地禱告。

 但以理一日三次禱告神(但六10);詩篇說,

「我要在晚上、早晨、晌午,哀怨悲歎,祂必聽我的聲音。(五五17)我們需要建立每天定時禱告的習慣,叫我們藉着代求的禱告,把主帶回來。

 盼望主憐憫、加強我們,使我們有分於代求的事奉,成為忠信、得勝的代求者。    

 v陳實

-出自召會通訊


余潔麟弟兄關於移民開展的交通

移民的行動!(一)


 你們現在講移民,還是在負擔的階段。台灣在同時間拿起了移民的負擔,更快更具體,同工們有三位要移民出去,另有全台的召會分區,每個區拿起一個地方,譬如,高雄拿起斯里蘭卡,新竹拿起東南亞一個國家。

盼望聖徒們有

《使徒行傳》八章的移民;

移民的火燒起來

 現在他們不單是同工們移民,更是盼望聖徒們都動起來。重點是《使徒行傳》八章的移民,不是十三章的移民;十三章的移民是同工的移民,八章是聖徒的移民。第一步,是盼望全台1%的人移民出去,那就是四百多人;第二步,希望達到10%,就是三、四千人移民出去。現在是台灣整體的推動,就是所有的召會、所有的聚會都在推動這件事。移民的負擔我也不知道是誰開始的,反正你們一把火,台灣一把火,我看就是燒起來,大家報告,彼此鼓勵。

《實行神當前行動之路》

要被聖靈漫溢,如氣球一樣起來

 我和他們講到我發出去的公開信,還有推薦李弟兄的那本書《實行神當前行動之路》,這是一九八五~一九八六年李弟兄的交通,現在水流職事站也將李弟兄親自講的錄影一週一篇放在網上。昨天有弟兄打電話來,看了很受感動。講到怎麼樣興起來,要起來,就要像氣球一樣先打足氣,那就是裏面被靈充滿,外面被靈充溢。要被靈充滿,就要先有禱告,有多而徹底的悔改,各方面的悔改。

要同心合意,就是不吹無定向的號角

 其實李弟兄講這個話當時是有背景的,一九八六年南加州同工們有一個悔改,他們去和李弟兄講不能這樣繼續下去,我們需要同心合意,與李弟兄的帶領是一。然後,立即有了一個臨時緊急召集的長老聚會,釋放的信息就收集在《長老訓練》第七本,裏面頭一次講到要同心合意,就是不吹無定向的號角;那個時候就講這些話。

為福音活、為福音死、為國度移民

 我跟他們交通完了,我就打開電腦,發現二○一八年那位韓國小姊妹那一封給我的信,再次很受感動。我就將那封信寄給林鴻。原來那個姊妹準備搬到UCLA去,打開家服事,張弟兄知道這件事。他們是在二○○六年,那時候我在韓國也是打這個負擔,「為福音活、為福音死、為國度移民」。小姊妹的父母,本來是雙雙在職,生活蠻好,夫妻二人都是在教書,自己還經營了一個補習班。當時他們兩份工作忙得不得了,但覺得生活沒有甚麼目標、沒有活力、沒有火。

憑信心生活

 所以那一次他們就奉獻了,要去中國。他們語言也不懂。吳有成弟兄那時在台灣,說,好啦,韓國要去開展,我們辦二、三週的速成班。這對夫婦就去了二、三週,學了二、三句,然後全家就移民開展了。他們的補習班交給親戚去經營,每月賺的錢寄到給他們解決生活。後來過了兩年,他們的親戚將補習班侵吞了,他們沒有了生活來源,真的是憑信心生活了。

在開展中,主答應禱告,應時供應

 姊妹跟我說了很多這方面的經歷,要愛筵青年人時,家裏沒有喫的,就跪下禱告。聽到樓下有位年長的弟兄在喊,叫青年人下來搬東西,原來給他們提供了一大堆食物,解決了喫的問題。像這樣的見證很多。他們有一兒一女,移民時女兒十一歲,開始埋怨父母帶他們出來開展;後來她考上了台大,有一個轉,開始認定父母的行動是對的。             

  v余潔麟

(未完待續)

-出自召會通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