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後二二○年八月二日

 

 

台中市召會週訊

1908

(正刊)

台中市召會文字組編

(南區)復興路三段479

TEL:04-22224283

FAX:04-22227210

E-MAIL:

chtai.chtai@msa.hinet.net

http:www.citc.org.tw

 

 

召會聚會的基層(七)

經歷基督,滿溢基督(續)

 如果要求你們個個上台,講一篇好道給人聽,那是太過了;我相信一百位中,也找不到一兩位。然而平常的說話,除非啞巴,人人都作得到。請記得,小排聚會就是說平常話,而不是名人演講。平常話誰都會說;平常聽見甚麼話,就說甚麼話。我們在小排裏所說的平常話,就是講說主耶穌。不必擺起架子,也不必裝作,乃是自然的流露。

 行傳二章四十六節的「挨家挨戶」,真是給我們莫大的亮光。我相信他們在家裏的說話,都是大家彼此互相所說的平常話。這是家、排聚會正確的路。一位聖徒可以說,「今天早晨我和主交通,實在摸着主。」接着說幾句,就是很好的見證。另一位接着說,「感謝主,我這一週也很享受主的同在。」然後也說幾句。大家都這樣自然的滿溢出來,是新鮮、活潑的。這種平常話,誰不會說?如果你不會說,那是因為你不肯學,也不願意去經歷。只要肯學,我們都能作到。

 召會的基層,不在使徒的長篇大道;召會的基層,乃在於家、排聚會裏,大家彼此互相的說話。你作個見證,我說幾句有亮光的話,他分享一點得着,大家都說,自然積少成多。新加進來的人,或者剛被恢復的人看見、聽見了,也都得益處。這樣,召會的根基纔穩固,壽命纔會長。 

與小排有關的帶領與託付

 萬事起頭難;小排最難作的就是第一步,也就是要轉大家的觀念。我們一定要領悟,小排聚會不是僅僅一個辦法,或者多加一個聚會而已。從今以後,我們既不輕看大聚會,也不高抬大聚會;乃是把大聚會和小排聚會看得並重。以目前狀況而言,大家還是看重大聚會;所以我們寧可「矯枉過正」,盼望大家能平衡過來。千萬不要以為把一個人恢復了,必須帶到主日聚會纔算成功;那樣固然很好,但也不必成為要求。只要他能每一、二週參加小排聚會,就很好了。我們要先打好這個基礎,然後慢慢建造上去。

 第二,小排要努力恢復久不聚會的人。在台北還有上萬的聖徒沒有聚會。你們經常聚會的三、四千人,都要在小排裏作這個工作,恢復久不聚會的人。

 第三,要廣傳福音。家庭福音要從小排作出去,各階層福音要從小排作出去,甚至學校福音也要從小排作出去。小排乃是基層;如果小排作得不強,就難以培養出人,幫助校園福音。小排若是不強,連你自己都需要被牧養,就無法去牧養別人。同樣的,小排不強,兒童工作也難以進行。反之,小排一作得強,家庭福音就強,各階層福音、學校福音、兒童工作也強,連各會所的牧養、看望也都強了。一個國家要強,必須家庭強;同樣的原則,召會要強,就必須把家、排聚會建立起來,作為一個基層,成為一切活動的基礎。

 第四,小排要能把人留住、托住,並要使人喜歡再來。我們必須把小排作到一個地步,富有吸引力,能把人托住。第五,必須加強、豐富小排聚會的內容。第六,豐富之後,纔達到了神得着召會那個最高的目標,就是彰顯基督。

 因這緣故,所以小排不容易作。這是一座大高山,不容易登上去。從轉觀念,恢復久不聚會的,廣傳福音,然後托住,再有加強,使內容能豐富,末了就達到了神對召會的最高目的,就是藉着召會彰顯基督。願主憐憫我們,使我們都為這事多有禱告。-全文完

(摘自《人人盡功用使召會得擴增》,台灣福音書房出版)

 

 

 

耶利米書與耶利米哀歌結晶讀經」負擔的話

第二篇 耶利米書的核仁


 耶利米書的核仁乃是:(一)看見神要從我們得着甚麼。(二)看見我們在墮落光景中的所是。(三)享受基督之於我們的所是。這也說出為神旨意所造,卻又墮落之人三重的需要。首先,神按其形像、樣式造人,並且將人置於生命樹前(創一26;二9),說出神渴望從人所得的,乃是要人內在的享受祂神聖的生命,並同被建造作祂團體的見證。不幸人受撒但所欺,竟接受了那表徵撒但生命的善惡知識樹(創三17)。正如神在耶利米書中責備的:「因為我的百姓,作了兩件惡事,就是離棄我這活水的泉源,為自己鑿出池子,是破裂不能存水的池子。」(二13)自此,撒但的生命全然毒化人類,如耶利米所說,內在一面「人心比萬物都詭詐,無法醫治,誰能識透呢?」(十七9)外在一面則是「古實人豈能改變皮膚呢?豹豈能改變斑點呢?若能,你們這習慣行惡的,便能行善了。」(十三23)這說出人墮落無可救藥的所是。然而,「耶和華說,日子將到,我要給大衞興起一個公義的苗;…人要稱呼祂的名為耶和華我們的義。」(二三56)因為「耶和華說,那些日子以後,我與以色列家所立的約,乃是這樣:我要將我的律法放在他們裏面,寫在他們心上;我要作他們的神,他們要作我的子民。」(三一33)這指明基督要藉救贖成為我們的義,並把神聖生命分賜到我們裏面作生命之律,使我們能改變罪的「膚色」和天然的「豹紋」,並活出神子民最高的生活。這正附和了從伊甸園中,隨着生命樹所流出分為四道的水河:「比遜」意為「白白湧流」,其中有金子、珍珠、紅瑪瑙,說出神生命的活水本是可享的白恩,更為變化我們能以建造。「基訓」意為「眾水洪發」,它環繞着古實全地,說出人墮落受汚後,惟此豐沛活泉能由內而外「沖洗」我們一切的不潔。「希底結」意為「迅速急流」,說出這活水泉的湧流,是帶着生命之律的動能,使我們自然有能前行。「伯拉」河意為「馨沃豐收」,乃是以上諸流之經歷的總合。凡認識並經歷神作這樣活水泉源者,焉能一再離棄祂,為自己鑿破裂不能存水的池子?         

  v劉葵元


結晶圖表

第三篇 神百姓的兩件惡事以及神在完成祂經綸上的信實

 

2020夏季-03

壹 神經綸裏的心意

一 磐石基督被擊打

二 飲於那靈為建造

 

貳 百姓的兩件惡事

一 離棄活水的源頭

    1 轉向神外的源頭

    2 鑿出偶像頂替神

    3 神外無水能解渴

二 在神眼中的惡事

三 離棄神轉向偶像

1 偶像把人心頂替

2 偶像使人變虛無

3 偶像讓人離棄神

4 偶像成人的重馱

5 偶像將人變啞口

6 偶像使人不忠信

參 神在經綸的信實

一 神的信實極廣大

    1 對神信實的領會

    2 不是物質的祝福

     * 舉例

    3 保羅逃難的經歷

    4 信徒遭遇的難處

     * 正確

    5 神在定旨上信實

    6 剝奪偶像上信實

    7 引人享受上信實

    8 作祂配偶上信實

二 神喜悅人飲活水

    1 憐憫每晨都新鮮

    2 耶和華是他的分

    3 失敗讓神能分賜

    4 失敗使人能歸回

    5 神要使人達成熟

      a 達到新耶路撒冷

      b 接受神鼓勵安慰

      c 真實真誠敬拜神

 

舊約「歷代志下」讀經拾穗


本週進度

 歷代志下第五章。

生命讀經

 列王紀生命讀經第六篇、創世記生命讀經第六十八篇。

經文大綱

 一、一節記載所羅門為耶和華殿所作的一切工完成了。

 二、二至十一節,記載帳幕與殿合併。

真理要點

 一、一至十一節給我們看見帳幕與殿合併。帳幕是可移動的前身,行經曠野。殿在豫表裏是神建造的終極完成,建造在錫安山上,就是摩利亞山的峯頂。所羅門豫表基督(太十二42),說神智慧的話(十三35),並建造召會作神的殿(太十六18,林前三16,弗二2122);殿豫表基督(太十二6)與召會,作神在宇宙中獨一的建造。這二者-基督和祂的身體,就是召會-乃是神永遠經綸的中心、實際和目標。

 二、十四節給我們看見耶和華的榮耀充滿殿(王上八1011,參出四十34),這將諸天之上的神帶到地上,並將地聯於諸天。這該是我們今天的情形。在創世記二十八章,雅各作了一個夢,他稱那地方為伯特利,意思是「神的家」。在那裏,藉着雅各在夢中所見的梯子,天來到地上,並且地聯於天。這梯子豫表基督作為人子,使天向地開啓,並使地聯於天(約一51)。今天藉着那住在我們裏面的基督,天上的神來到地上,並且地聯於神。

生命經歷

 一、以色列的歷史在舊約裏就着豫表說,與神永遠經綸的完成極有關係。倘若我們查讀這樣的歷史,卻不將其聯於神的經綸,我們的查讀就徒勞無益。基督與召會乃是神經綸的中心和普及,這在新舊約裏都是一樣。我們需要清楚看見,歷史書是從神關於基督與召會之永遠經綸的觀點寫的。

 二、正確生命的經歷乃是夢見基督這天梯,已經立在地上,並且將我們帶到天上。不要想去勝過罪,或克服輭弱。當你接觸這梯子,你就在天上,天就是你的。在天和地,地和天之間會有許多交通。你要得着你所需要的,一切消極的事物都要在你腳下。這就是經歷基督作天梯。

v蔡慶國


各環系列交通

兒童組報導


召會生活要從你我的家開始

 為了推廣此次舉辦於八月七日至九日的夏季神人生活家庭訓練,兒童組特別剪輯弟兄們的信息交通,再重溫家的異象,看見召會中的每個家都需要有家中的聚會、家中的祭壇。以下為一段弟兄的交通:

神在新約裏的經綸的目的,就是要開到每一個家都有聚會。親愛的弟兄姊妹,我相信我們在座的,都在操練拿出時間送會,但是我要回頭問,你我一週都送會到別人家,不知道你家有沒有聚會?還是,我作丈夫的我送五個家聚會,姊妹送五個家聚會,我們送會彀多了,我們兩個不用禱告了,我們兩個也不用聚會了,我們在家裏也不用話靈唱禱了。是不是這樣?說是的,是說我們就是這樣;說不是的,就是說我們不該這樣。

你為甚麼要送會到新人家裏呢?就是要幫助、推動、鼓勵、分賜到一個地步,在新人的家就有聚會,他就能彀長大,他就能彀沒有兩套的召會生活,不是家裏一套會所一套,而是他的家、臥房、客廳就是禱告、讚美、歌唱的所在。一個人在家中有聚集,他就到那裏都能聚集。

親愛的弟兄姊妹,我們送會到家,送完了回到家,丈夫、妻子要禱告,我們可能說:「陳弟兄我們已經彀忙了,我們一人送五個家聚會這還不是聚會麼?」是的,很好,但是請記得最重要的基礎不能丟失,就是你的家。無論你事奉主事奉到多廣闊,還得在我們的家裏,夫妻有禱告,父母帶着兒女有聚集、有話靈唱禱,我們若不能在家裏有聚集,我們的根基是脆弱的。

保羅在以弗所書第五章,那裏說到甜美的召會生活乃是要在靈裏被充滿。如何能彀從人在靈裏被充滿?要被充滿的憑藉是眾聖徒之間彼此對說基督;然後充滿的彰顯就是眾聖徒之間彼此服從。在召會生活就是這兩件事滿了彼此對說,也滿了彼此服從。

但是保羅說到這裏的時候,你回去從以弗所書五章二十二節讀起,你就會發現當保羅說到眾聖徒之間要彼此服從而帶進一的時候,它底下有一個冒號,這個冒號就是說,到底是要誰跟誰要彼此服從、誰跟誰要彼此對說呢?首先丈夫與妻子,接着父母和兒女,最後,老闆和屬下、奴僕和主人。這是人倫關係裏面最重要、最基本的三方面關係。

最重要的關係就是我的家,這意思就是說,當我們要全召會的聖徒聚在一起彼此供應基督的這時候,我們家夫妻要彼此供應基督,父母跟兒女要彼此供應基督。保羅說到的彼此對說和彼此服從,是從夫妻開始,召會生活是從我家開始的,我們不能過了許多的召會生活與許多人相調,就是不跟我家人相調。我們需要更新奉獻,求主不只得着我小羊的家,也要求主得着我的家,因為這是一個重要的基礎。(陳洵弟兄交通於台北市召會城中大同區兒童、青少年家長暨服事者事奉相調聚會。未經講者校閱)


聖徒成全

兩個愛主的人來在一起,為甚麼還會吵架呢?


 有時候你會不會覺得,奇怪,大家都是蒙主揀選得救的人了,為甚麼來在一起卻不是每次都那樣甜美,甚至相處起來還很痛苦呢?

 是的,這種事確實存在,而且不見得發生在初蒙恩的肢體之間,很多看似老練的聖徒彼此之間也不能相合,偶爾還會擦槍走火。

 但主耶穌完全知道這樣的事,祂容許聖經記下來。在腓立比書四章中,記載了兩位愛主的姊妹友歐底亞和循都基,她們在福音上非常熱心,與使徒一同勞苦;然而,這兩個人不能同心,沒有辦法思念相同的事。這兩位很有服事的姊妹既是這樣不同心,弟兄姊妹看在眼裏也不知道該怎麼辦,只能讓她們去,結果鬧得大家都不開心,還得勞煩使徒保羅出面說:「我勸友歐底亞,也勸循都基,要在主裏思念相同的事。是的,我也求你這真實同負一軛的,幫助她們;她們在福音上曾與我和革利免、並我其餘的同工一同努力,他們的名字都在生命冊上。你們要在主裏常常喜樂,我再說,你們要喜樂。」

 愛主的人之所以不同心,沒有別的,往往是因着意見多。這些意見也許是「屬靈」的意見,「最好」的意見,卻不能相合。友歐底亞若說,椅子要往前一點;循都基可能會說,還是往後一點吧。最後長老說不要爭吵,這樣擺,她們可能口裏說阿門,心裏卻說,因為你是長老,我只好聽你的,其實我的意見還是比較好的。

 生命發展如何,有時可以從一個人的破碎程度看出來。意見多,代表破碎少,生命真實的長進也就少。神把新的生命賜給我們,但那生命還得使其發展茁壯,突破我們老舊的硬殼,外面的殼若沒有破碎,就談不上建造。所以這個時候,兩人至少要有一人率先被破碎,不堅持原來的意見,這樣就有路可以走。這種接受不是屈辱勉強,乃是因着破碎,甘心樂意地順從。一個被破碎的人能彀建造,因為自己那一分很自然而然就能供應給眾肢體。一個經過破碎的人不任性,不騾子脾氣,能遷就並供應別人;除了在基要的原則上他不會讓步,其他都無妨。面子裏子都讓對方賺去了也沒關係,只要神的工程能實實在在建造起來就好了。

 這樣看來,我們可憐的光景被暴露,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發現自己是不行的,才知道惟有主行。我們真真需要持續接受主的供應,好叫新的元素加進來,老舊的元素被消殺,漸漸更新變化,讓主的工作在我們當中有路可以走!

 

 (參考李常受弟兄《建造召會的異象,豫表與實行》,台灣福音書房出版


彀認識基督,纔能有合祂心意的事奉


 「我所屬所事奉的神。」(徒二七23

 向主有愛,就能叫我們起來作工,別的我無所知。一切真正的事奉,必須以認識祂自己為根據。在這些日子裏,力量的秘訣,乃是相信神的靈同在。

 要在外面向着神而活,惟一可能的方法,是先在心靈裏向神而活。所有外面的活動,若沒有裏面的推動,就頂容易使人失去基督,而帶進了「己」。我頂怕人與神沒有深的交通,而有大的活動。

 有一位陳教授講述他的一次請客趣談。

 他曾到過一個地方,很難喫到鮮魚,魚在那裏算是珍品。那時他認識一位英國的軍官,乃是摯友。他心裏常常想要豫備一頓特別的晚餐來與這位好友一同快樂。後來找到了一位烹魚能手,能單用魚烹煮十數種不同的佳餚。於是他就決定辦一「魚席」款待這位摯友。

 他自己心裏感到非常滿意,因為在這一個難以喫到魚的地方,竟能找到一位「魚食專家」替他辦理魚席。這是何等難得的機會,何等珍貴的筵席!到了宴客那天,除了這位英國朋友外,他還請了好些陪客。

 入席之時,大家同聲稱讚這桌魚席美味罕有。但有一事很叫陳教授感到意外,就是發覺他的朋友原來是個不喫魚的人!結果,這位英國軍官只是喫了一點麵包牛油,甚麼也都沒有喫到,悵惘而歸。

 許多基督徒對神的熱心也像這位教授請客,只管憑着天然的熱心,自己認為美好,不問是否神所喜悅。結果雖然作了許多,卻是一點不能討神喜歡。

 我們在工作上,何等需要完全投靠主的靈!若我們真正的投靠祂,一切就變為何等的簡單!有一個得力量的方法,就是不斷的親近基督。若工作繁重而缺乏主的力量,心就狹窄,失去那應有的那浩大,而不能把神的大愛新鮮的分給人。

 在我們的工作上,並不是常常能自由的把一切都看得分明,有時也必須要運用信心來走路。不錯的,主最好的工人,都見證過這一點。一個使徒,也是一個瓦器,被放在主與靈魂之敵人的爭戰中,因着看見這爭戰在他自己裏面,並由他躬親出戰,有時難免會感到這一場戰事的劇烈。

 哦!但願神多多興起合乎祂心意的工人,能把基督送到人心裏。一個真正的工人,就是「神人」,是世界最大的寶貝。

 一個人一下子就被高舉上講臺,是一件危險的事。人的接納,未必是神的批准。雖然因着真理要傳開的緣故,神能彀把講臺給我們,但我們若得以上講臺,就自滿不前,而遠離了源頭,這樣一來,講臺就不是幫助我們去把神的豐富,輸送到別人身上的地方,反而成為我們的靈裏枯乾的網羅。

 關於工作的問題,你要尋求主,並投靠祂。工作乃是神賜給我們的特恩。要在恩典中享受平安和喜樂,然後去把這一個平安傾瀉到人心裏。這樣作是真實的事奉。回來時,身體可能覺得疲倦,心靈卻蒙扶持,且滿有喜樂。人要安息在神的翅膀下,直到再享受真安息,纔去繼續作事奉的工。

 哦!我們所能容易對付撒但詭計的靈力,實在太少了!神的教會應當不只有真理,更需要有聖靈的能力,雖經試煉,卻能勝過撒但一切的網羅。有一件事,使我深感慚愧,就是沒有充足的力量,能叫每個聖徒活在聖靈的同在中,而脫離撒但的權勢。

 「人若渴了,可以到我這裏來喝,從他腹中要流出活水的江河來。」你們要為着自己渴,也要為着自己而喝,這樣作,就有活水的江河流出來供應人。

(本文改寫自《基督是我們的滿足第二十二週事奉》、《造就故事》,台灣福音書房出版


婚姻見證

「百年」好合,喜出望外(二)


 當我們經過禱告尋求,決定要見面試試看時,弟兄們纔把他的照片及姓名傳給我。我因為之前在區裏配搭過招待及點名的服事,所以知道他,回覆弟兄們說他曾在我們區裏聚過會。弟兄們大概以為他知道我是誰,就沒傳我的照片給他,只告訴他我的名字,但他完全不知是誰。他懷着忐忑的心禱告,主要他存着歡躍單純的心。在弟兄姊妹們約我們見面,正式介紹的前一天他為此禱告時,腦海中就浮現我的臉。見面那天,見到我推門進去,他一點也不驚訝。

 交往沒多久,弟兄的母親就急診住院,他打電話來請我和他一起禱告。禱告完,他覺得很平安,就約我每天一起晚禱,後來還加上每週一至週五中午的午禱,我們週末早上也一起電話晨興。後來我們彼此的家人都陸續發生了一些事,我們就把一個個的家人,還有我們各自在照顧、接觸的小羊、福音朋友一一禱告在主面前。在這樣的禱告中,我摸着,乃是主藉此把我們更多調和在一起。

 交往初期,我不知弟兄為甚麼那麼快就這麼投入,讓我有些躊躇。但當我呼求、禱告時,主對我說:「耶和華看人不像人看人;人是看外貌,耶和華是看人的內心。」有幾次我們見面時,看着話匣子打開的弟兄,我心裏就不禁問自己也問主:「就是他麼?」若就是他,他所有的一切,不論合我意或不合我意的,我必須全都接受。後來我母親發生嚴重意外,在她住加護病房期間,弟兄非常扶持我。我心裏有個感覺,我這輩子是不能再和別的弟兄有這麼密切的交通和禱告了。

 等我母親的病情穩定了,也到了該回覆介紹人的時候,弟兄纔告訴我,六年前他來我們區聚會時就對我很有好感。我非常驚訝,當時我一直以為他是已婚的弟兄。後來主就讓我想起一個畫面:那時他正和一個弟兄在說話,但眼神卻望向我這裏。當時我心裏還有些感歎:「召會中像這樣的弟兄(英挺)都已經結婚了!」但我完全忘了這事。弟兄也問我幾個月前在一次集中聚會中,他曾看了我一眼,我也回看了他一眼,我是否還記得?我完全不記得了。但主又讓我想起的確是有這事,那是發生在即將散會時。我騎車回家的途中心思還很受攪擾,最後我告訴自己:「已婚的弟兄不該如此看單身的姊妹,不要管他!」就把這事完全忘記了。主為我所豫備的,果然是人心所未曾想到的。

 後來有次見面時,弟兄跟我提起神的創造。講了好久,最後他說神造人時是造男又造女,一個男子加上一個女子纔是「好」。正和我大學時長老跟我説的話一樣。最後我纔明白,原來他是用這些話來向我求婚。

 感謝主,距弟兄和我一起聚會之後七年,我們在弟兄姊妹的扶持下訂婚、結婚了。亞伯拉罕是在他百歲,撒拉生育已斷絕時纔生出以撒。讚美主!神有祂生命的時候!在這七年間,主一再地對付我的完美主義;弟兄也在照顧車禍的父親直到父親安息主懷的期間,有更多的學習與經歷,使他也能豫備好扶持我照顧我的家人。一切都是出於主,祂有祂的時候和作法!

 「神為愛祂的人所豫備的,是眼睛未曾看見,耳朵未曾聽見的,人心也未曾想到的。」(林前二9)人子是婚姻的主,我們不是為着婚姻的,婚姻是為着我們的,而我們是為着神的。我們若真實、完全的把我們的婚姻奉獻給主,服在神和羔羊的寶座之下,就會有一道生命水的河流出,而這道河是明亮如水晶(啓二二1),沒有半點模糊、不清明之處。感謝主,我們的一生都在這位在愛裏牧養我們的神手中!祂是何等的信實!願主得着我和我一家,終身歸於祂,終身事奉祂,使我們家能成為神的家,阿們!(全文完)

v趙姊妹

-出自水深之處福音網


蒙恩見證

父子念真情-一段病痛、親情,與勇氣的故事


一 爸爸,你是我生命的源頭

 回想父親在加護病房裏微弱的鼻息,和他在夢和意識中遊走,面對死亡的歷程,我身體不聽使喚,打了幾個寒顫。

父親已病入膏肓。

 去年四月(編者註:此為2011年之見證)初開始,父親常常血便,醫生卻查不出出血點,持續反覆的出血達兩個月。換肝已成了無法避免的惟一方式。親人們都願捐肝給父親,但他卻不願家人冒手術的危險,遲遲不肯接受。

 一日,從醫院收假返回部隊時,我腦子停不下來,父親像非洲難民骨瘦如材的身軀、蠟黃的臉,拘摟的背步履蹣跚的身影,像強力膠一樣,牢牢黏在思緒中,怎麼也揮散不掉。

 主這時挨近我,在耳邊呼吸:「父親是你生命的源頭,你出於他,也本於他;就像我是你生命的源頭一樣。」

 就在憲兵鎮守的營隊大門前,遙眼看着同梯弟兄直挺挺的站哨,我腳步也僵住了,想也不想地撥了通電話給父親…。

 我說:「三十五年前,你為了讓你的父親生活好過,不再為工作糟蹋身體,因此你放棄學業,毅然服役,趕着盡你的孝心。但你在服役時收到一封電報,得知你父親車禍,驟然離世。我不願在我當兵時,這慘劇重演在我身上。」

 父親屏息,彷彿記憶被拉回遙遠的過去…。

 我再也忍不住,一句話衝口而出:「爸爸,你是我生命的源頭,我要捐肝給你!」

二 當家成了空屋~媽媽的故事

 那一段時間,父親常緊急被送往博愛醫院住院。到了第五次時,醫生發出病危通知,叫我們需有心理準備。

 情形越來越嚴重,父親常虛弱昏迷不醒,身體開始發黑,眼白也轉為濁黃,但他仍堅持不接受親人的捐肝。看着他的執意,我心裏明白,父親只是不願意任何親人受苦,且作好了離世見主的準備。

 一天晚上,母親與父親單獨的在病床邊對話,母親說:「現在我天天望着緊閉的家門、漆黑的客廳。一日我終於崩潰,嚎啕大哭地向主說:『我不要這樣的家,不要這樣的生活…』我要你陪我,我寧願死也不要一人面對空盪的房屋獨自生活。」

 幾天後,母親鄭重請父親接受親人的肝。她說:「我自從過召會生活,向來剛強。但這陣子我極其輭弱、無助。但主用祂的話安慰我。所以你不要怕,只要信!」父親聽後放聲大哭,沉默兩天之後,終於點頭同意。

 然而,活體換肝給父親最佳人選的我,第一關驗血就被淘汰了。

 機率來看,和父親毫無血緣關係的母親,肝臟契

 

合機會極其渺茫。但母親堅持接受檢測。在等候檢測通知的回家路上,車窗外下着濛濛的細雨,母親仰臉向天觀看時,天向着她卻是明亮潔淨的,主對她說:「孩子!你放心振作,我必與你同在。」

 在人不能,在神凡事都能!彷彿經過三十年的相處,二人已融為一體,檢驗結果,兩人的肝竟完全吻合。

 手術施行在即,前面的路雖然艱辛,但我不害怕;因有主的保守和弟兄姊妹的扶持,我和母親並不孤單!

三 手術時刻:希望→失望→絕望

 終於,母親捐肝給父親的這一天來到了。

 清晨七點三十分,我快步邁出電梯,如焚燭般奔向母親的病房。映入眼簾的第一個畫面,是她被淚水淹沒的瓜子臉。親屬家眷圍成的一個圈,當中的她,我的母親,手中持着一條鼻胃管,一手捂住因外力塞入引起嚴重紅腫的鼻子,另外一手懸在半空中無助的顫動。我趕緊接住了她纖弱的手,不再任它飄蕩。

 隔壁緊鄰的病房,這時卻傳來父親靜脈瘤爆發、大量吐血的消息,父親立刻被送至手術房搶救。

 折騰了整整一個星期,父親不能走、不能站、甚至連坐着也不能;體重急速由55公斤下降至40公斤,彷彿成了孩童般的軀殼。親友每次來探望,離開時總偷偷背着父親暗暗哭泣。從他們望向父親悲憫的眼神,我知道,他們大多都喪失了希望。

 這是個一段由希望到失望,由失望到絕望的歷程。

 然而,一天下午,父親下垂的手向我擺動,示意我湊近他的嘴邊。他在我耳邊,用微弱的氣音說:「雖然我的肉體是死的,我靈裏卻是活的。」

 在那個存亡的關頭,父親身體雖無法動彈,靈裏卻有一股力量在焚燒。我突然深深地感受到,他已被榮耀的盼望充滿。

 久久之後,當這一切都逐漸塵埃落定,我纔醒悟父親那時堅定盼望的來源:因為在父親與病魔搏鬥的同時間,各地的弟兄姊妹們都不約而同、強烈地向主禱告,求主留住父親的性命,不讓死亡攫住他…。

 在那個當下,當眾人哀聲嘆息的時候,他心中卻一點絕望灰心的感覺也沒有,反而抱持着信心;雖然虛弱、精神恍惚,他仍每日奮力伸展手指、腳趾,並確信自己很快就可以站起來、恢復體力,勇敢地重回手術台!

 這處聖經,是那時使父母的心最得安慰的一段話:雖然無花果樹不發旺,葡萄樹不結果,橄欖樹也不效力,田地不出糧食,圈中絕了羊,棚內也沒有牛;然而我要因耶和華歡欣,因救我的神喜樂。主耶和華是我的力量。」-哈巴谷書三1719

四 手術時刻:開刀房是承運生命的場所

 開刀房是承運生命的場所,每一個病床,記載着一個個生命的故事,他們的病歷陳述着苦痛的歷史,手腕上綁的環是肉體腐朽的判決。

 母親捐肝給父親的日子終於到了。這一次,沒有意外的突發狀況,一切必經的手續都平順地,按着它們應有的時程依序向前。

 早晨8:30,在我徐徐地將母親先推往手術房時,心裏突然厲害的揪痛了一下。

 耶穌的一生是一塵不染的,但祂為了世人走上了十字架;母親的身體是完好無缺的,她卻為了父親走上了手術台。

 母親的前方是一條看不見盡頭的白色長廊,單薄的手術衣令她覺得寒冷;她流下了淚珠,無名的恐懼將她漫天佔據,她突然有股跳下病床的衝動;但她知道,不能逃、不能後悔,為了她三十年來同生、同喜、同患難一位,她必須義無反顧。

 早上10:30,我將父親推出病房,陪他一路到手術室前。

 父親臥在床上,戴着醫院乾冷的髮套,穿着一身消毒過的手術外衣。我輕輕摸着他如蠟的雙頰,俯身親吻他的額間。

 當父親被推往那道冷冰冰的大門前,我從他手感受到虛微的顫抖,但他的眼神溫柔堅定,訴說了言語無法道盡,對主深深的信託,和對一路陪他走過來的親人們的感激。

 我的眼眶不覺地被覆蓋,眼淚滾燙地落下,畢竟是血肉啊,我多想為他們承受這刀!

 親愛的主!我只能陪爸爸、媽媽到這裏了。不過我能放心,因為我知道在手術室,你仍陪着他們。你的手牽着醫師們的手,引導他們每個細微的動作,幫助他們切開腹腔、肝擷取、肝種植、血管顯微接合,與最後的縫合。

 我知道,操縱生死的這八個多小時的,不是那些明星醫師,而是在背後掌管一切的你。

 是你,使我們或存或亡;是你,負我們一生的責任。

 我不知道前方有甚麼在等待着我們,但我知道,道路的盡頭,你總在那裏。

五 細緻、緩慢的修復歷程

 在母親捐肝給父親的手術後,兩人分別在不同的病房休養,等候復原。父親在加護病房,被許多管子圍繞;母親在一般病房,被親友們圍繞。

 兩人被病痛分開,忍耐劇烈的疼痛,各自在生命裏最沉重的時刻接受主手細緻、緩慢的修復。

 送入加護病房的父親,昏睡着不醒人事。經過層層保護外衣的隔離,我步履低沉地繞過維持他生命的冰冷機器,來到他的身畔,低下身來。我緊握住他的手,隔着一面單薄的口罩,在他的耳邊低語:「快點好起來,爸爸,我愛你。」

 手術第三天。父親全身的麻醉漸漸退去,痛楚開始找到發洩的管道,藥效再強的止痛藥也無法止痛,幾度劇痛到昏厥。對父親來說,時間用比秒數更細小的單位在爬行,每個小時都如永恆般的漫長。當他忍受不住時,總是大聲呼叫:「主阿!救我!」時時刻刻,父親都靠着呼求耶穌的名,度過人無法忍受的苦痛。

 手術第五天。母親仍坐在病床上無法動彈,她的意識回到過去,想到幼時活力充沛,常在鹿港鄉間的田埂上奔跑,看到山坡就興奮地像羚羊肆意奔馳;如今卻因為一個手術,舉步維艱,不能睡,不能喫,就連喝水也會嗆到。母親想,若無法恢復起來,那活下去還有甚麼意義?

 堅強慣了的母親,在人面前總不輕易透露自己的輭弱,在恢復的過程,因為怕給親人負擔,一直撐着走路,好像在宣告,這些痛楚不算甚麼;然而我卻隱隱地察覺,她緩慢的步伐後,那種對生命本身的恐懼。在她心裏最無助、害怕的時候,主向她說話:「我要使你的腳快如母鹿的蹄,又使你穩行在高處。」(哈巴谷三19)雖然難以想像,但母親簡單地就這樣相信了主。

 手術第七天。我推着輪椅,載着母親,從九樓坐電梯緩緩地來到五樓的加護病房。她戴着口罩,眼裏泛着淚,來到父親的病床旁。

 經過一週的生離死別,母親對父親的第一句話是:「親愛的,我來看你了。」

 「那臨到你們的試誘,無非是人所能受的;神是信實的,必不容你們受試誘過於所能受的,祂也必隨着試誘開一條出路,叫你們能忍受得住。」-林前十13

 所以我將一切,都交付給你了…」

六 爸爸,你終於回家了~

 父親的表情一向都很豐富,像孩子一樣,喜怒哀樂都寫在臉上。

 手術後的這段恢復期間,我看見了父親毫無遮掩的一面。尤其是他常因痛苦而掙扎的表情,因掙扎而扭曲的形體,實在像極了夏日黃昏頑皮孩子隨意塗鴉後的沙灘,扭曲、凌亂、自然。

 但是再亂無章法的沙灘,大海的浪潮總是能輕易撫平。

 不知不覺,父親皮包骨的身軀,敷上一層紅橙般的肌膚;臉部的黃黑,漸漸恢復為充滿生氣的肉色。步履不再蹣跚,拘摟的背也挺直了;因黃疸晨曦黃的眼白,和因腹水鼓脹的肚子,也逐漸恢復成正常人的樣貌。多項肝指數在兩週內,很快恢復正常,所有擔憂可能的併發症,也都沒有出現。何等奇妙,父母的肝竟完美契合。

 經過一個多月與病魔的纏鬥後的某一天上午,在軍營中的我,剛從憲兵司令部大門站哨走回機車連,疲憊、緩慢地將T91步槍送回槍櫃,回寢室脫下沉甸甸的白盔,鬆開繃緊的黃銅腰帶與亮眼的黑皮軍鞋,突然瞥頭不經意看見父親的未接來電。

 我的心中有股欣喜的躍動,好消息的直覺使我心跳飛快,回撥後,纔知道,父母親終於…終於出院了!

 我想,陪着他們出院的,不僅是親人們與我,還有一羣背後禱告扶持、時常看望顧惜、神家中寶貴的弟兄姊妹們。

 原來,對我而言,在這些苦難中最珍貴的經歷,是發現了在萬里無雲的生活中隱藏在身邊的愛。耶穌全備的愛,與關心之人豐盛的愛,就像積埋在深處的岩漿,當地殼不穩,苦難來襲時,便一鼓作氣地湧出;於是,我們便在滿滿洋溢的愛中,平安地度過全家生命中最艱難的歲月。

 後來父親又經歷了幾次大大小小的手術。在最後一次手術結束後的一天夜裏,我陪着父親在九樓病房外的長廊上散步。父親的手上拿着新潮的iphone,耳裏聽着一首安德烈.波伽利深情演唱,任誰聽了也會心醉神馳的詩歌:「從我心湧出了音樂,流向我愛,祂曾為我捨己。從那日,當我遇見你,我怎能不深深墜入愛裏。恩主!我不得不將我給你。」

 父親當時的神態,我相信不論誰看了都會不自主地會心一笑。他拖曳着長袍,一根引流管搖晃地懸在身外;步伐緩慢悠閒,半瞇着眼,模仿着指揮家,雙手隨着旋律在空中飛舞,有時口裏還會跟着歌詞縱聲唱:「從我心~,湧出了音樂~」

 看着因詩歌痴迷忘我的他,我忽然醒悟,我的父親終於回來了!

 「你們必歡歡喜喜的出來,平平安安的蒙引導;大山小山必在你們面前發聲歡呼,田野的樹木也都拍掌。」-以賽亞書五十五12

-出自水深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