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後二○二○年九月六日 |
|
|
台中市召會週訊 |
第1913期 (正刊) |
台中市召會文字組編 |
(南區)復興路三段479號 |
||
TEL:04-22224283 |
||
FAX:04-22227210 |
||
E-MAIL: chtai.chtai@msa.hinet.net http:www.citc.org.tw |
在神行動中的移民 移民是身體的行動 主升天之後,五旬節那天,召會在耶路撒冷形成,添加了大量的信徒。這些人很快就被建造起來。根據行傳二章四十七節,這些親愛的信徒很喜樂,天天讃美主。在某種程度上,今天我們也和他們一樣;我們很喜樂,我們天天讃美主。但是突然之間,發生了一次大逼迫。這是照着神的定旨。這次逼迫使他們四散。他們沒有時間組織佈道團或募款。幾乎所有的信徒都分散了。八章一節說,「除了使徒以外,門徒都分散在猶太和撒瑪利亞各地。」信徒都分散了,只有使徒們留在耶路撒冷。這是名副其實的移民。這不是一個基督教組織的運動,這是主身體的行動。沒有組織,沒有募款,也不接受申請;只有身體的行動。有人移民,下到撒瑪利亞。(4~5。)然後在撒瑪利亞有人領受神的話,有一些信徒被興起。這消息傳到耶路撒冷,有兩位使徒被差遣到那裏。(14。)這就證明,早期的移民是身體的行動。儘管使徒們沒有去,他們和那些去的人是一。後來那些分散的信徒越走越遠。最後,神的話傳到更北邊的安提阿。(十一19~20。)在安提阿發生的事傳到在耶路撒冷的召會耳中,巴拿巴就被差遣去和他們交通。(22。)這再次證明移民是身體的行動。(李常受文集1969年第四冊,在神行動中的移民,第一章) 聖經中興起召會的榜樣 在聖經裏,亞伯拉罕是移民之祖。他從迦勒底的吾珥移民進入迦南美地,因而得着美地爲福分。我們之前已經指出,關於移民和召會,與我們天然觀念相反的是,一地的召會並不需要由當地的人建立起來。地上頭一個地方召會乃是在耶路撒冷的召會。該地的召會不是由該地的人建立的,反而,這召會最先是由一百二十位從加利利遷移到耶路撒冷的門徒組成的。(徒一11,二7。)在五旬節那天,也就是在耶路撒冷召會建立的第一天,三千人加到了召會中,他們大多不是當地人。多數是爲着過五旬節,而從其他國家聚集到耶路撒冷的人。(5。) 第二個興旺而成爲擴展主行動之中心的地方召會是安提阿召會。安提阿召會也不是由當地人興起,而是由從耶路撒冷四散的聖徒所興起。因着耶路撒冷召會受到逼迫,結果所有的聖徒就分散出去了,只剩下使徒留在耶路撒冷。(八1。)分散的聖徒向北移民,最後到達安提阿。(十一19〜20。)在安提阿的召會是由這些移民的人所建立的。 再者,在兩千多年前,卽使當時旅行並不方便,保羅就時常旅行。今天從一地旅行到另一地很方便,我們卻不像使徒保羅旅行得那樣多。若是使徒保羅終其一生都留在安提阿,那對各地召會將是莫大的損失。使徒保羅該是我們在移民這件事上的榜樣。我們都需要出去。我們需要是可以行動、正在行動的人。一面,我們爲着有些人已經移民而讚美主。但那些移民的人不該定居在他們移民所到之處。那些已經移民的人,要準備好再次移民。…每一處地方召會都該參與移民。我們不該一直停駐在我們所在之處,反而,我們應該是可行動的,直到主回來。我們若爲着主在這個國家的恢復禱告,也就該豫備好行動。(李常受文集1971年第四冊,為着主在美國的行動而移民) 我們在這地上只該作移動的子民。無論我們去到那裏,都該支搭帳棚,築壇,並開始事奉。(創十二8。)…旣然這是身體的行動,身體上所有的肢體都該有分於這行動。雖然可能只有兩三個家移民到某個城市,仍是身體的行動,所有聖徒的禱告與心都該隨這個行動而去。甚至我們的靈也該分擔這個行動的負擔。(李常受文集1967年第一冊,召會中的事奉為着基督身體的彰顯,第三章) -全文完 (2020年8月臺中市召會負責弟兄事奉交通聚會追求信息) |
「耶利米書與耶利米哀歌結晶讀經」負擔的話
第七篇 在永遠之神耶和華的慈愛、憐恤和信實上認識祂
耶利米哀歌是耶利米對神的聖城和聖民之憂傷與愛的發表,本書由五首詩所組成。其中最膾炙人口,為人樂道處就在三章21~25節:「我的心回想這事,我就有指望。我們不至消滅,是出於耶和華的慈愛,因祂的憐恤不至斷絕;每早晨這些都是新的,你的信實極其廣大。我的魂說,耶和華是我的分;因此,我要仰望祂。等候耶和華,心裏尋求祂的,耶和華必善待他。」然而,本書若就結束於這段論及耶和華慈愛、憐恤、信實之鼓舞的話,對當時正處於被神審判、受神管教而家破國亡之神的百姓,豈不極可能僅成為流於安撫的空言!所以聖靈藉耶利米繼續在第五首詩近結束前,鄭重的宣告說:「耶和華阿,你存到永遠,你的寶座,存到萬代。」(哀五19)由此啓示出神永遠的所是和祂不變的行政。「在第三首哀歌裏,耶利米說到神的慈愛、憐恤和信實;在第五首哀歌末了,他訴諸神的所是和祂永遠的寶座,就是祂那不變的行政。你比較珍賞那一個?」(哀歌生命讀經第三篇)「神永遠的所是和祂的寶座,高於祂的慈愛、憐恤和信實(三22、23)。神的慈愛和憐恤可能變動,但神的身位和祂的行政永不變動。…這二者乃是神在對付祂子民的事上不可動搖的根基。」(哀五19註1)是祂永遠之所是的身位,和祂存到萬代之寶座不變的行政,作了祂對祂刻變時翻之百姓的慈愛、憐恤、信實的保障與保證。然而,在神審判和管教祂整體子民的歷程中,他們需等候祂(哀三24)。「耶和華沒有全然棄絕以色列,…但以色列需要等候祂,直到復興的時候(太十九28;徒三22)那時祂要復興以色列人,使他們在祂的身位裏並在祂永遠的國裏,享受祂向他們先祖所應許的。」(哀五22註1)歷世至今,神的子民都在這受管教和等候的過程中。然而,他們有者灰心退去;有者猶疑怯步;只有那些認識祂是存到永遠,祂的寶座存到萬代者,纔會對祂的慈愛、憐恤、信實能堅信不移,經歷「耶和華是我的分;因此,我要仰望祂。等候耶和華,心裏尋求祂的,耶和華必善待他。」(哀三24、25)
v劉葵元
結晶圖表
F第三頁
舊約「歷代志下」讀經拾穗
本週進度
歷代志下第十章。
參讀書報
《聖經之旅》第四冊第十三課
經文大綱
一、一至三節,說到耶羅波安煽動百姓叛亂。
二、四至五節,以所羅門窮奢極侈的生活,和他加諸於百姓的重賦為藉口。
三、六至十五節,羅波安面對這局面時的愚昧。
四、十六至十九節,說到叛亂暴發。
真理要點
一、國度分裂,失去十個支派,是耶羅波安的背叛造成的。百姓心裏有使他們背叛的因素,耶羅波安就利用這些因素煽動百姓叛亂(1~3)。
二、耶羅波安以所羅門窮奢極侈的生活,和他加諸於百姓的重賦為他背叛的藉口(4~5)。
三、六至十五節給我們看見羅波安面對這局面時的愚昧。羅波安與侍立在他父親所羅門面前的老年人商議。然而,他棄絕他們的主意,反跟從那些與他一同長大的少年人的主意,拒絕耶羅波安的要求,不減輕所羅門所加給他們擔負的重軛。
四、十六至十九節告訴我們叛亂暴發,以色列人背叛大衞家(16~19)。
生命經歷
一、所羅門為了維持他窮奢極侈的生活,和帝國的輝煌,使他的百姓負重軛,作苦工。這給了耶羅波安背叛的理由。當羅波安面對這局面時,他是非常的愚昧。當時在他身邊有兩班人,一班人曾作過他父親的參謀,給予他智慧的建議;倘若他聽從他們的建議,減輕百姓的重擔,耶羅波安便失去背叛的藉口,以色列國就不至於分裂。然而他沒有聽從長者的建議,卻聽從年輕同伴的建議,嚴苛的回答以色列子民,要使他們負更重的軛。結果帶來以色列十個支派的背叛,和國家的分裂。這叫我們學習一個功課:要敬重、珍賞長輩們,從他們身上吸取經驗和智慧的財富,將使我們不至於迷途,發生愚昧的錯誤。
二、羅波安的錯誤是我們可以避免的。只要我們願意操練下面這些點:首先,不要過於自信,過於相信自己的能力;學習看自己看得清明適度,不要過於所當看的。(羅十二3。)其次,認識長輩是神擺在我們周圍的一種安排,尊重那些比我們年長的,就是尊重神的安排並榮耀神;例如:為長輩開門,替他們拿東西,讓座給他們,都是榮耀神。第三,珍賞並寶愛年長者,主動與他們交通,從他們得着幫助。每一位年長者,人生的歷練都比我們豐富得多,只要我們願意與他們交通,必能從他們得益處。第四,忠信的跟隨年長者,從他們得豐富和產業,並繼續傳承下去,使主恢復的工作能更往前。李弟兄從不諱言,他所得的亮光和啓示,是傳承自倪柝聲弟兄。他是主恢復神聖啓示的傳承者,而我們將是主恢復神聖啓示的推廣者。藉着我們緊緊跟隨這分職事,從前面弟兄們的話語中得啓示和幫助,我們要將這屬靈豐富的產業繼續傳承並推廣出去,使主的恢復能一直往前。
v邱傳恩
各環系列交通
神人家庭見證
台中市召會於八月七至九日舉辦夏季神人生活家庭訓練。此次訓練主體於受訓者家中用通訊軟體來進入,共有約100個受訓家,並另100個陪伴家報名參加。藉着信息的傳輸,並晨興、晚禱家聚會、父母事奉交通、飯前飯後、兒女疊被子…等實際的示範及操練,各家在屬靈的操練上有很好的更新及起頭,同時盼望藉三個月的父母及小神人操練表能落實操練,屬靈能到各家中,召會恢復家的風味、恢復家的建設,並加強家的見證。以下為參加者的蒙恩見證:
感謝主!能彀參加這次的神人家庭訓練是蒙福的。我很感謝蔡弟兄再三的邀約我們家參加受訓,也很感謝召會的顧惜,安排鄭弟兄夫婦來陪伴我們,他們的熱切與陪伴,真是令我和弟兄感動不已!感謝主,藉着受訓幫助我看見,作姊妹就要當弟兄的幫助者,帶全家愛主,家中要用主的話多有傳輸,當用詩章、頌詞、靈歌彼此對說。感謝主重新讓我們家有一個看見,家中需要有牧養的氣氛。昨天晚上弟兄主動拿出性格三十點晨興晚禱手冊,邀請孩子一起來晚禱,我們三人一起在主面前讀主的話、互相代禱。求主繼續憐憫,能彀讓家中的屬靈氣氛繼續維持,將主交託的產業更多服事到主的面前。感謝主!
v三七大區/王陳星如姊妹
這次成全訓練報名結束前,因着天然的個性加上工作,心中充滿了掙扎與害怕。不過感謝主!這是我信主以來能彀最完整進入信息的一次,掙扎轉成享受,害怕變為得着!這次的訓練讓我學習看見:(一)我們需要承繼先祖的異象,源頭來自於主的異象,憑信心傳給下一代。(二)要尋求渴慕在靈裏被充滿、被主的話浸透,過一個正確的召會生活。(三)家是身體生活的據點,是得救的單位、得人的地方,容易讓人親近的地方,是傳輸信心之所在,是神命定之路的命脈。(四)用主的管教和警戒養育兒女,用屬靈的杖管教,而不惹怒兒女的氣。(五)兒童排乃是幫助孩子展開身體生活,讓孩子一直有同伴,操練湧流神人生活,而成為盡功用的肢體!求主記念我們全家能堅定持續的操練過神人家庭的生活!感謝許多弟兄姊妹們的服事與陪伴,使我們能全程進入享受!
v三十七大區/蕭鈺臻姊妹
因主的憐憫,使我們家有分參加神人家庭訓練,而我們家也是第一次參加這樣的訓練。起初覺得這訓練應該是與我們家無關,因為我們家沒有小孩,但藉着聖徒們的鼓勵與扶持,我們報名參加了!在這次訓練中,我與我姊妹特別摸着第二課夫妻生活中的建造。特別是在我們還沒有小孩的時候,就該好好豫備我們的家。在已過的夫妻生活中,我與姊妹還是常常像還沒結婚時一樣,各自禱告、各自追求,自然我們家也沒有一種屬靈的空氣。藉着釋放話語的弟兄,使我與姊妹老舊的觀念被翻轉。讓我們知道,召會生活應當從家開始,並且我們家要成為神聖經綸中分賜的憑藉。要達到這樣高的標準,我與姊妹就該在靈裏被充滿,常常彼此用主話對說;在家中設立固定的家中聚會,讓我們家常被聖靈充滿,歌羅西書三章十六節:「當用各樣的智慧,讓基督的話豐豐富富的住在你們裏面,用詩章、頌辭、靈歌,彼此教導,互相勸戒,心被恩感歌頌神…」。我們不僅需要被靈充滿,也要讓話內住,使我們家活出召會生活的小影。
訓練結束後,我與姊妹開始一同操練有固定的晨興、晚禱。非常享受與姊妹一早起來不作別的,就是呼求主名。雖然一開始呼求都很低沉,隨着呼求的時間一長,光就進來,使我甦醒,越呼求就越享受並得着力量。正如詩篇一百一十九篇147~148節:「我趁天未亮呼求;我仰望了你的言語。我趁夜更未換,將眼睜開,為要默想你的話語。」像詩人一樣,藉着早晨呼求主,使我們家蒙拯救。並且我與姊妹也操練在家對唱詩歌,將我們的靈挑旺起來。這樣的實行,也讓我們將補充本詩歌四六三首「成為聖別」背起來,太喜樂了,願主繼續同着我們全家一同過神人生活,使我們家能被主使用。讚美主!我和我家必定事奉耶和華。
v二十一大區/蔡慶儒弟兄夫婦
神人家庭生活訓練是我第一次參加,因着姊妹是從越南來,我們夫婦平常在言語上溝通不方便。藉着參加神人生活早上的晨興,與陪伴家和隊輔一起禱讀馬太福音一章二十一節,「她將要生一個兒子,你要給祂起名叫耶穌,因祂要親自將祂的百姓從他們的罪裏救出來。」跟姊妹一起呼求主名禱讀經文的過程中,我們都享受到神的豐富,接着要來的三個月,我們奉獻要堅定持續的操練過神人生活,學習讓主的話更多的構成到我們裏面,家打開讓弟兄姊妹進來,讓神的恩典進來,我們要和弟兄姊妹一起操練享受這樣的神人生活。讚美主!
v二十一大區/林駿騰弟兄
感謝主!讓我們家蒙恩典,能彀參加這次神人家庭生活訓練。主藉着弟兄在訓練課程的講解、引導,也透過我們的陪伴家以及各大區弟兄姊妹家庭生活經歷的分享,讓我了解我們的日常生活就是要讀經、禱告、唱詩並時常感謝神!在靈裏被充滿,纔能有正確的婚姻生活和家庭生活。更要在牧養兒女上與神同行,作兒女的領頭羊,帶領她們學習認識主,在一切的事上經歷主,信靠主!
v二十一大區/莫壯霞姊妹
感謝台中市召會爲我們豫備這次的神人家庭生活成全訓練,其次感謝陳弟兄鼓勵我們家報名、豫備陪伴家和隊輔。他們在這次的訓練中,一直陪伴我們進入並享受主的話。剛開始我很抗拒陌生的弟兄姊妹來陪伴我們參加學習,但經過豫備聚會後,我們完全可以接受,因這是主爲我們家豫備的一切。這幾天訓練的過程中,也看見順服是我第一個要學習的功課。當我願意順服後,就經歷多次被聖靈充滿,聚會的氛圍也較輕鬆、歡樂,感受到主是那真神,主的救恩再次臨到我們家。
信息中弟兄說到,「主的恢復,家纔有路。」藉着這次的受訓,在陪伴家和隊輔的陪同下,把福音和伴手禮帶去婆家看望她們。願意被建造是我的第二個功課。現在我和孩子堅定持續的爲和睦的家而代禱,完全信靠主,基督耶穌就是我們的一家之主,我們願意開家,我們一家必定事奉耶和華。孩子現在很享受兒童詩歌,晚禱故事,也願意到學校唱詩歌跟小朋友分享。我也很享受與孩子的交通,時時儆醒並操練在主裏彼此對說,彼此順服,彼此珍賞。與主同行就是我的第三個功課。雖然訓練已經結束了,但我們這些受訓家,家中的神人生活操練不能停止。奉獻我們的家在要來的三個月、三年和三十年都要專一的信靠神並在基督耶穌裏彰顯我主。藉着這次的訓練,我對孩子有幾項珍賞:第一:孩子會願意主動打電話給他爸爸,在哥哥的陪伴下,他們說了很多話,看得出孩子是喜樂的。現在我們天天為他爸爸禱告,相信主都知道。第二:喜歡唱詩歌,並且去學校唱給其他同學聽,現在也願意跟我分享學校生活中開心的事。第三:現在願意主動幫忙作家事。第四:在參加台語排或兒童排,願意安靜下來享受主的話。第五:主動分享好喫的食物。
v二十一大區/黃萍姊妹
主在亞洲的行動
緬甸
眾召會的牧養
目前緬甸共有79處召會,以及超過五千位聖徒。服事的弟兄們藉着旅行看望,以及Zoom線上交通照顧並牧養眾召會及眾聖徒。
訓練中心
今年六月十八日,103位學員自二十九期仰光全時間訓練結訓畢業。第三十期訓練於六月二十二日開始,共有69位學員參加。四位紐西蘭訓練中心的教師一週四次透過網路為學員們授課,其他課程則由訓練中心的八位本地教師一同負責。
翻譯工作
我們計畫於二〇二〇年完成四本職事書報的緬版:英文職事文摘第一冊,創世記生命讀經第三冊,正確的姊妹,召會生活的專特、包容與實行。盼望這些書報的出版能使眾聖徒得着豐富的供應,並應付召會生活不同方面的需要。此外,目前緬文聖經恢復本已在谷歌線上商店上架,聖徒們可以便利的隨時隨處享受主話。
在一年七次特會訓練信息的享受方面,每天聖徒們可藉由紙本書或免費發送的有聲書享受晨興聖言的内容。目前聖徒們正在進入「關於世界局勢與主的恢復應時的話」晨興聖言及語音信息,享受主應時的說話及供應。
孟加拉
達卡召會
因着疫情,很多弟兄姊妹都回到鄉下,雖然網路信號差,但弟兄姊妹仍堅定持續的打電話陪聖徒們禱告。有些情形好的,早晨陪他們晨興進入主現今的說話。藉着這樣的實行,弟兄姊妹們向我們越過越敞開,向主的話也越過越敞開。當我們把他們帶到小排聚集中,他們也會敞開分享對主話的享受。若是聽到有弟兄姊妹生病,也會主動彼此代禱、顧惜。聖徒們的禱告漸漸從為自己,而轉向為別人、並為着身體代禱。
吉大港召會
弟兄們守着晚上七時的禱告已經整整三個月了,堅定持續的禱告帶進更多真實的建造。大部分青職弟兄們已經建立起定時禱告的習慣,因着人數越來越多,這個月起我們分為三組:兩組弟兄,一組姊妹。藉着享受國殤節特會信息,真是牧養我們的靈,以神為我們的信心而恒切禱告·這也拔高了我們的禱告,不再是為自己的需要,而是對準主的權益,着為時代的轉移而禱告。
在新冠肺炎肆虐期間,有許多弟兄姊妹特別經歷主的看顧。有一個青職的家,夫妻二人都是銀行職員,弟兄曾參加過印度的短期訓練,姊妹卻一直對主不冷不熱。他們都是第一代基督徒,家人還沒有信主,但我們一直為這個家禱告,除去一切從家人來的壓力,使他們能事奉主。五月底,這位姊妹的家人先後發燒,最後她的母親確診得了新冠肺炎,她不得已之下回到老家。經歷了被人藐視厭棄,無助無望,暴力恐嚇及威脅,没有人願意幫助他們。但在最艱難的時候,姊妹想起自己是屬主的,於是和弟兄同心禱告,主也信實地看顧他們,第二天就有人運來大量的物資,使他得到應時的幫助。回到這裏之後,她含着淚告訴我們說,主實在是又真又是活的,並且一直不住的呼求主名。她也請求我們為他們禱告,使他們能從這患難中得拯救。她婆婆本來一直在他們家裏拜拜,但這一次没有再來了。求主釋放這個家,在經歷患難後,對主產生寶貴的信,能將自己堅固地聯於基督,並重新奉獻給主。
還有其他聖徒也在肺炎的蔓延中經歷主。請求眾聖徒為孟加拉禱告,因為疫情一直在增長,很多聖徒在外工作,都缺少安全防護措施。以下是代禱負擔:一、為家人發燒的聖徒家代禱。二、為聖徒們出入平安,靈、魂與身體得蒙保守代禱。三、為聖徒們更多緊聯於主,以及網路的餧養、交通與聚集代禱。四、為主應付聖徒們生活的需要代禱。
土耳其
二個月前,在倫敦一位衣索匹亞弟兄在網路上認識了三位在伊斯坦堡工作的基督徒姊妹,她們原本在宗派聚會及事奉,其中一位覺得這樣事奉十分表面和虛空,與她裏面的感覺不合,就停止了在宗派聚會。後來她們讀到衣索匹亞語版「正常基督徒的生活」,被倪弟兄的信息摸着。那位在倫敦的弟兄便將她們介紹給我們認識。
六月初政府解除週末出門禁令後,我們便約了她們見面交通,並且每週到她們家有聚會。請為她們穩定享受職事的話並且一直與我們有交通代禱。求主開她們的眼睛,藉着話摸着她們,使她們更深認識主的心意,並蒙保守在正路上。
移民開發見證
我和妻子回應主對亞洲行動的呼召,來到斯里蘭卡。從二〇一五年八月至二〇一七年七月,我們待在B城市兩年的時間,參加當地的召會生活,與當地聖徒配搭。我們每天與人有家聚會,固定接觸20個家。第二年,我們去另一個城市,與當地聖徒配搭開展。藉由兩次十天的開展,超過12個家向我們敞開,每兩週我們都回去探訪這些家。一年後,當地開始有主日聚會。二〇一七年九月開始,我們搬到這個城市,繼續牧養這些敞開的家。
已過這些年,我們學了許多功課,關於如何接觸不同宗教背景的人,如何牧養人的需要,如何回答不同的問題,藉着指出一節一節的聖經,教導人關於基督與召會的真理,藉此實行家聚會。
我們經歷了傳染病、意外傷害,但主信實地保守並拯救我們脫離每一次的危險和患難。求主保守我們使我們能有保羅的心志:「不以性命為念,…只要行完我的路程,成就我從主耶穌所領受的職事,鄭重見證神恩典的福音,」並願我們持續在身體的交通中,忠信地跟隨主的行動。
(LMA二○二○年八月刊)
家中牧養
神人家庭生活操練(三)
陪伴課業
陪伴課業這項可能在這兩天裏我們沒機會操練,但是我願意簡單的說一下。在我們家裏,從孩子上學開始,多年來,我們一直操練陪伴課業。
第一、建立回家第一件事,就是作功課的習慣。孩子從學校回家後,在他想要玩、想要作任何事之前,必須先把所有的功課作完,其他免談。只要他還沒有作完功課,其他事都免談,不可以把所有要玩的事,都放在前面。回家除了打開冰箱,喫點東西之外,第一件事就是坐下來作功課。
這個習慣,需要我們幫助孩子建立,不然孩子玩性太強,一玩就一直玩下去。等到了作功課的時候,他就說:「啊!趕不及了啦!」其實,老師給的功課很少有趕不及的,都是在一個範圍內的。我很少見到有甚麼老師特意要虐待孩子,叫他們無論怎麼寫都寫不完。所以,多半的原因都是由於我們的孩子,沒有養成這個習慣。
第二、作功課是孩子的本分。你看一個孩子在幼年的時候,他的本分是甚麼呢?就是愛主,與好好讀書。在讀書的事上,要他鄭重、要他認真、要他不分心、要他依靠主,也要他主動的思想、主動的找答案。
我們的孩子從小讀書很妙,一邊作功課,作到一點點不會的,只要喊一聲:「媽…」我姊妹很好,只要聽到孩子一聲、一喊,無論她在那裏,一定馬上報到。孩子就問:「媽,這個怎麼寫?媽,這個怎麼作?」我後來就說:「不要理他。」跟孩子講好,所有的問題有一個時間給你問,可能是九點半,媽媽聚會回來,會回答你,或者是幾點。在這個時間之前,你不要急着問,你要自己先想一想,看能不能想得出來。我一定會回答你,但是你不能一遇到不懂就立刻問,這樣你會失去研究的態度、性格。
所以,我們家的時間都訂好了,甚麼時間之前你需要自己思考,甚麼時間開始你可以問問題。這樣作的第一個好處,就是讓孩子操練主動的讀書、思考;第二個好處,就是父母也可以過正常的召會生活。
我們並不太鼓勵作父母的,從下午開始就一路看着孩子讀書,這樣陪孩子讀書,孩子反而會變得被動。因為,只要你不在家,他就隨便了、他就不讀書了。還是需要幫助他建立主動讀書的習慣,並且之後再幫他檢查功課。讓孩子從幼年起,就培養出主動讀書的習慣。同時,我們也要幫助孩子,每一次讀書前都應該先有兩、三句,或三、五句的禱告,把讀書的事交給主。(待續)
(《父母成全信息》第三篇 過神人家庭的生活)
在職成全
【工作好難?聖經教你職場得勝】
從態度、面對難題、時間運用、重點所在、有效工作,
一次通通告訴你~
正確態度:工作是一種保護
聖經說不作事不能喫飯,工作對我們是一個保護。我們人墮落之後,要汗流浹背纔能餬口,因為「飽暖思淫慾」。如果,工作稍微佔據我們的時間,其實是一個好事,因為在我們不彀成熟的時候,這是一種保護。我想年輕人應該在學業和工作上有訓練,因為在工作上能給我們非常非常多的訓練。
在召會生活裏,你說甚麼,大家都阿們!都是扶持!在職場纔沒有那麼好呢!你說的不對,人家不會阿們的,也會給你很多的磨練。這是非常好的鍛練,因為我們就是需要這樣的環境,我們需要主藉着外面的環境來讓我們成熟。所以,不要把這些認為是負面的事。我們如果每天是從神領受的話,這是非常好的,我們應該感謝神給我們一些挑戰,給我們一些困難。因為神的生命是超越的生命,如果沒有難處,你如何知道這是超越的呢?
面對難題:天天出差怎麼辦?
時間不彀用怎麼辦?
如果是天天要出差,天天要應酬,天天要作,那麼你可能要在主面前禱告,是不是可以換一個工作。但如果是偶爾的,這是可以平衡的。很多人說時間不彀用,當然每一個人時間都不彀用。作任何事時間都不彀用,但要仔細看我們怎麼花時間,我們的目標和優先順序要很清楚。
重點所在:在職聚會要摸着主
聚會不是浪費時間,是贖回了光陰。聚會真是贖回了光陰。但不是要我們天天坐在聚會裏面,因為我們有的時候在聚會裏面,是在作白日夢。所以,既然來到聚會,就要摸到主。我們該跟主禱告:「我時間不多,我來到聚會中就要遇見你,我不放你過去!我來聚會不是要討好誰或盡我的義務,我來就是要遇見你,讓我聽見你的話。」當然自己要主動開口,也要操練我的靈,並為開口的弟兄姐妹們禱告,讓神藉着他們對你說話。我們作每一件事都要算數。
時間運用:擠掉作白日夢與看電視的時間
我(王姊妹)在哈佛大學念書的時候,一年唸二個碩士學位,一個學期選了二十七學分,總共上了七、八門課。我一樣的一禮拜聚二次會,一個是主日聚會一定去,一個是小排聚會。也沒有躭誤到功課,擠掉的是我作白日夢的時間,擠掉的是我看電視的時間,擠掉的是我娛樂的時間。因為聚會是我最大的娛樂。我們兩個在美國結婚的時候,十五年家裏沒有電視了。我不知道各位花多少時間看電視,多少時間看報紙,花多少時間看八卦新聞。這些全部都可以擠掉的,這對我們都沒有任何長遠的幫助。甚至我作IBM Vice President of Marketing,我也不看電視,也沒有因此受虧損。看報紙是看重要的新聞,但常常我連這也不看,因為我沒辦法控制,看了重要新聞,往往連不重要的也都看了。現在是重要的我去找,我都是主動積極的去找我所需要的訊息。而不是讓那排山倒海的資訊,餧我喫一些我不該喫的食物。我們應該主動積極的去經營我們的人生,而不要隨波逐流的漂走。我不相信作學生排不出一週兩個聚會或三個聚會的時間,如果持續這麼下去,我們真是會看見這是贖回光陰。
有效工作:心思清明、壓力卸給主
我們聚會的時間排除掉的,應該是閒懶的時間,閒聊的時間。我上班時間也相當長,我工作非常的努力,但是我真得沒有壓力。我是盡心竭力的來事奉神,我工作非常努力,但是沒有壓力。因為上班不需要花那麼多時間和人閒聊,或者是一些無效的工作。如果心思是清明的,工作該是有效的。很多人待在公司裏並不是有效的,而是一種社交活動,工作成為他的社交活動,所以他待在公司裏並不是要把事辦好。那如果我們是把事辦好,有效的工作,我們就不需要留下來。
─出自水深之處福音網
福音小品
【「盤子裏的東西」纔是決勝關鍵】
你知道聖經也說到人是器皿麼?
《2020米其林指南台北.台中》8月24日公布,台北君品酒店的頤宮中餐廳再度拿下米其林三星肯定,也是全台惟一連續三年獲得三星殊榮餐廳。雲品國際總經理丁原偉接受《經濟日報》專訪時直言…作為一間餐廳,菜好喫是必要的,但要維持米其林三星殊榮,「盤子裏的東西」纔是決勝關鍵。
原來《米其林指南》,原先是一家法國的輪胎「米其林」製造商,所出版的美食書籍。然而其中所推薦的餐廳,都具有一定的水準,因而獲得推薦的餐廳與主廚,普遍被認為是一種榮耀及肯定。每次各有一星至三星的評價,三星則是最高的評價,表示出類拔萃的菜餚,值得專程到訪。
2018年,《米其林指南》來到了台北,到了2020年已經滿三年,而其中這家餐廳居然能彀連續三年內都獲得三星,可謂相當不簡單。看了報導纔發現,原來為了維持三星的評價,主廚與餐廳都花費許多不為人知的心血。裏面説到,對於餐盤的熱度都要講究,以致保證客人喫的溫度剛好。選肉的部位要測量到幾公分為準,多一公分都不行。甚至若沒有豫備完善,寧可當天就不出這道菜,就為了避免砸掉自己的招牌,給客人不好喫的東西。
其中,有句話特別讓我有感觸,「作為一間餐廳,菜好喫是必要的,但要維持米其林三星殊榮,「盤子裏的東西」纔是決勝關鍵。」作為一個餐廳,最根本的,不是賣裝潢、不是賣氣氛,不是賣服務,而是要賣在「盤子裏是甚麼東西?」而盤子裏,到底要裝的甚麼東西,也決定了這家餐廳的命運!
這讓我想起,非常特別,事實上,聖經也形容,我們人就是神所造的器皿。羅馬書説到(羅九23~24):「且要在那些蒙憐憫、早豫備得榮耀的器皿上,彰顯祂榮耀的豐富;這器皿就是我們這蒙祂所召的…」這裏説到,人是器皿。「器皿」是甚麼意思?我們都知道,是為了要盛裝東西。而通常被造的東西,都有一個目的,為着專特的盛裝。譬如,通常我們用盤子來喫蛋糕,用杯子來喝水,用碗來盛飯。
而聖經居然也説,人是器皿,那麼我們接着就要問,那人是被造來專特要盛裝甚麼呢?哥林多後書就説到:「但我們有這寶貝在瓦器裏,要顯明這超越的能力,是屬於神,不是出於我們。」說到基督徒有這「寶貝」在瓦器裏,這裏説到我們人就像這瓦器,是個器皿,但裏面有這寶貝,是屬於神的。其實這寶貝就是,這位神─主耶穌基督自己。所以,原來,人被造作為器皿,就是要「盛裝神」。而人這個器皿,是專特被造來,為着盛裝神的!
而器皿,確實也可以有不同層次的使用方式。有些人會覺得,可以用來放垃圾,也是一種使用法。或者,有些人可以盤子裏面放的是冷凍調理包作成的食物,也是一種用法。然而若有幸,我想那器皿,會想作那三星餐廳裏的器皿,盛裝的是美味至極的餐點,供人使用。
而在提摩太後書,也這樣説到(提後二20~21):「但在大戶人家,不但有金器銀器,也有木器瓦器;有作為貴重的,也有作為卑賤的;所以人若潔淨自己,脫離這些卑賤的,就必成為貴重的器皿,分別為聖,合乎主人使用,豫備行各樣的善事。」作為一個器皿,若能盛裝對而高貴的東西,它呈現出的價值就不一樣!所以,就像三星餐廳主廚所說,重要的是「盤子裏是甚麼東西?」
我們人的一生,要盛裝財富?學問?享樂?成就?還是要盛裝憂鬱?煩悶?牢騷?抱怨?按照聖經的說法,人若能盛裝神,就是最合乎被造的功用,也將擁有最尊貴的榮耀。
身為米其林三星餐廳經營者,每天不知面對多少挑剔的客人,現代各樣新奇的賣點花招。然而他卻懂得這最簡單而重要的原則,重點是「盤子裏是甚麼東西?」。而他們對盤子裏東西的原則與堅持,也讓他們獲得了米其林三星的肯定。因此話說回來,我們人的一生,作為一個器皿。你決定要盛裝甚麼,也一樣會決定你的命運!所以你想好,你要盛裝甚麼了麼?
─出自水深之處福音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