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後二○二○年十一月二十九日
第一頁
台中市召會週訊 |
第1925期 (正刊) |
台中市召會文字組編 |
(南區)復興路三段479號 |
||
TEL:04-22224283 |
||
FAX:04-22227210 |
||
E-MAIL: chtai.chtai@msa.hinet.net http://www.citc.org.tw/ |
北一照顧區會所蓋造交通 感謝主!北屯會所經眾聖徒的代禱,已在今年4月15日正式開工。會所基地位於74號快速道路高架橋旁,北屯區環中東路二段(439號隔壁,因還在施工過程,尚未取得門牌號碼。)北屯會所佔地123坪,為一地上六層,地下一層之建築物,完工後總建坪約500坪,為一中大型會所。目前會所蓋造進度已達五樓的結構體部分,五樓豫計在十一月底會灌漿澆置完成。 北屯會所的興建,主要為着北一照顧區之聖徒聚集、中臺科技大學學生的照顧需要以及兒童、青少年、青職聖徒的使用。在空間使用配置上,地下一樓為青少年聚會場地;一樓為主會場約55坪,可容納200人聚集;二樓為副會場。三樓為兒童活動、聚會空間,共有六間兒童教室及一間哺乳室,還有一小露台供兒童活動使用;四樓為小區、小排相調接待用。五樓為弟兄之家,共有四個房間,規畫兩間四人房,可提供12個床位,每間皆有完整衛浴設備,有一交誼閱讀空間供學生讀書用;另有同工之家,可供一個家居住。六樓為姊妹之家,格局與弟兄之家相同;頂樓為廚房和85人座位的餐廳。 11/10上午總執事室弟兄們和北一照顧區的全時間、聖徒們以及建築師、營造廠老闆、 工地主任,一同到工地現場視察。視察結束後,總執事室和購建小組的弟兄們與建築師 和廠商開工程會議,討論後續裝修細節。 求主記念北一會所,在全召會的祝福代禱、關切扶持下,順利完工,儘早啓用,使會所充滿青年人。 |
請為北一照顧區會所蓋建工程禱告,求主記念工程順利進行,也記念財物的奉獻昌盛有餘。
「基督徒生活、召會生活、這世代的終結、以及主的來臨」負擔的話
第七篇 打那美好的仗、跑盡當跑的賽程、以及愛主的顯現
提摩太後書是使徒保羅在離世前最後的著作,少有人能像他在本書末了,對自己的一生有如此坦然無憾的宣告:「我現在被澆奠,我離世的時侯到了。那美好的仗我已經打過了,當跑的賽程我已經跑盡了,當守的信仰我已經守住了;從此以後,有公義的冠冕為我存留,就是主,那公義的審判者,在那日要賞賜我的;不但賞賜我,也賞賜凡愛祂顯現的人。」(四6~8)從這壯烈豪氣的宣言中,我們可洞悉保羅一生精彩的縮影:他是一名戰士,為神國的權益與仇敵爭戰;亦是一賽者,為成就神經綸奔其一生途程。作為戰士,他乃是為神國的權益爭戰,這爭戰的對象乃是仇敵撒但及其黑暗的國度(四7註1);作為賽者,他則是無己選擇,專注奔行神命定他一生的路程(徒二十24;腓三13、14),他競賽的對象乃是自己一生有限的年日(參:徒二十16、腓一23~25)。在此,他先提爭戰,是為要驅除撒但在他賽程中所興起的各種茲擾反對;而奔行隨後,是因每逢攔阻破除,他就義無反顧的竭力拼上全人,以行神旨(徒二十24)。而無論是對仇敵的爭戰,或是對自己的賽程,他之所以能坦然宣告說:「那美好的仗我已經打過了,當跑的賽程我已經跑盡了,」皆是因他在爭戰和奔行時總能見證:「當守的信仰我已經守住了。」使他在爭戰中,對仇敵絕不妥協退讓;在賽程中,對自己毫不鬆懈偏斜!但為甚麼在論及那美好的仗時,保羅只說是「打過了」(而非「打勝了」);論及當跑的賽程和當守的信仰,保羅卻是說「跑盡了」和「守住了」?因為對抗黑暗權勢之屬靈的爭戰,是需整個基督身體一同有分,並要持續直到主的再來;而「當跑的賽程」則是專指主所量給每位賽者個別的人生之途;「當守的信仰」亦是指我們各人當對主在信仰上的忠信持守,這些都絕非別人能以代之而行的。主第一次來,曾是滿帶着恩典和實際的一位(約一14、16、17),但祂再來時卻是「那公義的審判者」。對這樣的一位審判者的再來,保羅絲毫無懼,因為他忠信的一生,已為自己贏得了「公義的冠冕」。他也激勵我們當如此一生忠信,成為「愛祂顯現的人」。
v劉葵元
結晶圖表
舊約「歷代志下」讀經拾穗
本週進度
歷代志下第二十二章。
生命讀經
列王記第十五、十六篇、歷代志第十二篇。
經文大綱
一、一至四節,記載亞哈謝作猶大王。亞哈謝在耶路撒冷作王一年,行亞哈家所行的。
二、五至九節,記載亞哈謝與以色列王約蘭同去與亞蘭王哈薛爭戰,約蘭就被亞蘭王所傷,亞哈謝就去看望他。在耶戶背叛時,與約蘭同去迎接耶戶,為耶戶所傷致死,最後葬在大衞城裏。
三、十至十二節,記載亞哈謝的母親亞他利雅非法作王。亞他利雅殺滅王室後裔,但約蘭王的女兒將約阿施藏在耶和華的殿裏,亞他利雅就沒有把他殺死。
真理要點
一、我們讀舊約歷史,不該僅僅照着白紙黑字,乃該完全看見神在地上的經綸。我們若有這樣的觀點,就會領悟,舊約歷史書中的豫表給我們看見,分裂帶進混亂、謀殺和篡位。照着新約,侵入召會的第一次分裂,乃是當巴拿巴離開保羅時,第一次分裂就進來了。掃羅(就是後來的保羅)直接蒙主拯救,並由亞拿尼亞施浸以後,乃是巴拿巴將他帶進身體的交通裏。後來,保羅和巴拿巴關係更加密切,他們同是在安提阿的申言者和教師,(十三1,)後來更被聖靈差遣,出去作祂召他們所作的工。(2。)保羅和巴拿巴一度同工得相當好。後來,保羅向巴拿巴題議,訪問從前所興起的眾召會。巴拿巴先是題議,然後堅持要帶他的表弟馬可同行。保羅覺得不妥,因為馬可受不住旅程的艱辛,曾在他們第一次的旅途中退去。因着意見不合,巴拿巴就離開保羅。(十五36~39。)此後,就不再題起這二人在一起了。那就是分裂。
二、猶大諸王不像以色列諸王,他們留在神選民合一的立場上(耶路撒冷),並照着摩西基要的教訓保守一。然而,猶大諸王的光景與他們所站獨一立場的地位不相配,與他們基要的信仰也不相配。這些王多半在存心、目的、願望和愛好上是錯誤的。他們沒有遵守神的律法,因而沒有神的形像。他們一再干犯律法,使神惱怒他們。至終神進來,把他們從美地挪去。祂不允許他們享受祂所賜給他們的美地,因為他們沒有彰顯祂,反而彰顯祂的仇敵魔鬼。
生命經歷
一、今天,整個基督教世界滿了分裂、混亂、篡位、和屬靈的謀殺。甚至在我們中間,也可能有篡奪長老職分的事。這一種來自陰間的惡事,仍留在主的恢復裏。你必須謹慎,不要引起任何分裂,因為分裂總是破壞人。你若引起分裂,第一個被分裂破壞的人,就是你自己。在基督的身體裏事奉主,我們的心必須單一、純潔。保羅寫信給在以弗所的召會時,說到信徒行為的第一個美德,乃是保守那靈的一,就是保守身體的一。(弗四1~3。)
二、在某種程度上,這也會是今天主恢復中一些地方的情形。有些人接受正確的立場,也持守基要的信仰,但他們活在肉體、己和天然的人裏。他們也許是自私的,追求自己的利益,尋求榮耀和高舉。更糟的是,他們也許有野心,在神看來這是可恨、可憎的事。
今天基督是美地。(西一12。)我們已被放在基督裏,也被遷到祂裏面。我們需要站在正確的立場上,並像保羅一樣守住正確的信仰。(提後四7。)我們也需要在基督裏生活和行事為人,(西二6,)照着神行動,作祂的彰顯。這樣我們就會享受祂,並且我們對基督這美地享受的境界也會擴大。(代上四10。)
v蔡慶國
基礎造就
【禱告成真─聖經裏如何禱告成真?】
抓牢神的所是、了解神的意思、對的祈求
我們要看幾個聖經裏的例子,來學習摸著禱告的竅。
亞伯拉罕為所多瑪的禱告
當神將祂要作的事─審判所多瑪和蛾摩拉的罪惡─向亞伯拉罕透露之後,亞伯拉罕仍舊站在耶和華面前,亞伯拉罕開口禱告了。他的禱告不是口口聲聲說,神阿,憐憫憐憫所多瑪和蛾摩拉;他不是苦苦祈求說,神阿,千萬不要毀滅所多瑪和蛾摩拉。
他抓牢了神是公義的神,(創十八25,)這是他禱告的竅。他謙謙卑卑、誠誠懇懇的,一步一步的求問神。他的禱告是一直在那裏問,他的問就是他的求,他是站在神的公義一邊來求。
他問道:「求主不要動怒,我再說這一次,假若在那裏見有十個呢?」(32。)底下他就不再問,不再求了。他問過這一次之後,「耶和華與亞伯拉罕說完了話就走了。」(33。)亞伯拉罕沒有抓住耶和華不放,亞伯拉罕沒有再求下去,亞伯拉罕也回到自己的地方去了。有的人想,亞伯拉罕應當再求下去,不應當求到只有十個人就止住。
但是聖經給我們看見,亞伯拉罕認識神,亞伯拉罕也有禱告的竅,他已經聽見了耶和華說,「所多瑪和蛾摩拉的罪惡甚重,聲聞於我。」(20。)一個城如果十個義人都沒有,這個城像甚麼城!神是「喜愛公義,恨惡罪惡」(來一9)的神,祂不能庇護罪惡,祂不能不審判罪惡,所多瑪和蛾摩拉的被毀滅,是他們罪惡太重的結局,是神公義的彰顯。當神這樣審判所多瑪和蛾摩拉的時候,祂沒有冤枉一個義人,祂「搭救了那常為惡人淫行憂傷的義人羅得。」(彼後二7。)亞伯拉罕中肯的禱告得着了答應─神沒有不公義,神沒有「將義人與惡人同殺,將義人與惡人一樣看待。」(創十八25。)我們在此要敬拜神,要讚美神。
主耶穌的禱告(約翰十二章二十七至二十八節,馬太二十六章三十九至四十六節)
我們的主耶穌,祂的禱告是完全的,都是摸着竅的。約翰十二章告訴我們,那一次主耶穌拒絕了那幾個希利尼人的求見之後,祂說,「我現在心裏憂愁,我說甚麼纔好呢?」祂是在那裏心問口,口問心的看說甚麼纔好。能不能求父「救我脫離這時候」呢?
祂知道不能,因為「我原是為這時候來的。」既然如此,「父阿,願你榮耀你的名!」這個禱告立即得着了父的回聲,「當時就有聲音從天上來說,我已經榮耀了我的名,還要再榮耀。」哦,神的兒子在地上,站在人子的地位禱告的時候尚且如此,我們怎敢冒失開口,心急發言呢?我們必須好好的學習摸禱告的竅。
主耶穌在客西馬尼園的那一夜,祂心裏憂傷,幾乎要死,祂在那裏怎樣禱告呢?祂禱告說,「我父阿,倘若可行,求你叫這杯離開我;然而不要照我的意思,只要照你的意思。」祂在那裏摸那個竅。祂不是怕死,祂也不是沒有自己的意思;但是,祂不要憑着自己去死,祂不要照着自己的意思行,祂要照着父的意思行。祂第二次又去禱告說,「我父阿,這杯若不能離開我,必要我喝,就願你的旨意成全。」祂第三次禱告,「說的話還是與先前一樣。」父的旨意再清楚沒有了,所以祂說,「時候到了,…起來,…走罷。」我們的主在地上站在人的地位上,是這樣摸禱告的竅,是這樣放下自己,來尋求神的旨意,我們怎敢糊裏糊塗的禱告了幾句,就肯定是或不是神的旨意呢?
迦南婦人的禱告(馬太十五章二十二至二十八節,馬可七章二十四至三十節)
那一個迦南婦人有苦情,有需要,她喊着說,「主阿,大衞的子孫,可憐我;我女兒被鬼附得甚苦。」她的禱告迫切不迫切呢?迫切得很。但是希奇,主「卻一言不答。」好像門徒和她表同情,反而為她代求說,「這婦人在我們後頭喊叫;請打發她走罷。」主怎麼回答他們呢?
主說,「我奉差遣,不過是到以色列家迷失的羊那裏去。」這一句話卻開了這個迦南婦人的竅,叫她知道,大衞的子孫只和以色列家發生關係,與外邦人是無關的。所以她就來拜祂說,「主阿,幫助我!」她只稱呼主作主,她不再稱呼祂作大衞的子孫了。
「大衞的子孫」這一個名稱是專為以色列人用的,迦南婦人開始懂得,她不應當站在錯誤的地位上來求主。她這樣一求,主回答她了,主說,「不好拿兒女的餅,丟給狗吃。」
主的回答,在表面看來,好像是澆冷水,好像是拒絕她,使她難堪,其實主的回答,是要她認識她自己的地位,是要她認識甚麼是恩典。她摸着了禱告的竅,她認識了自己的地位,她認識了主,也認識了主的恩典,所以她就說,「主阿,不錯;」立即接下去說,「但是狗也吃它主人桌子上掉下來的碎渣兒。」結果,主耶穌反而稱許她說,「婦人,你的信心是大的。」她摸着了禱告的竅,就自然使她有了信心。馬可七章記載主說,「因這句話,你回去罷;鬼已經離開你的女兒了。」「因這句話,」她的呼求得着了答應,她這句話摸着了禱告的竅。
這是我們應當學習的。多少時候,我們在那裏禱告,好像石沉大海,好像鑰匙一直插不進鎖裏去,而我們卻不尋求原因,卻不注意為甚麼神一直沒有垂聽。
弟兄姊妹,這樣糊塗的禱告,怎能盼望得着神的答應呢?所以我們必須常常學習摸禱告的竅,纔能盼望神常常聽我們的禱告。
─出自水深之處福音網
聖徒成全
看自己還是看主?
望斷以及於耶穌,就是我們信心的創始者與成終者。(希伯來書十二2)
聖經教導我們要一直望斷以及於耶穌。我們不該看自己。我們的己不值得看。當我是個年輕的信徒時,我常常看自己,我不喜歡作任何不榮耀主的事。但事實上我不是顧到主;我是顧到自己,顧到別人對我的想法。這樣往自己裏面看,是屬靈生命中最大的輭弱,也是最大的仇敵。(取材自臺灣福音書房《雅歌生命讀經》)
希伯來十二章二節說,「望斷以及於耶穌,」這意思就是,你如果要仰望,就要先有所不望,然後纔能望。你要先離開你所不當望的,後來纔能望你所要望的。我們屬靈的生活,乃是根據乎仰望耶穌,並不在乎回頭看自己。多瑪格力菲說,「現在有一句普通的話說,你若看自己一下,就要看基督十下。但是,我看這句話應當改作,你應當看基督十一下,自己一下都不看。」
前兩年,我讀一首英文的寓言詩說,有一隻百足蟲,與一隻蝦蟆談話。蝦蟆問百足蟲說,你這麼多的足,是怎樣走法?走的時候,是先擺那一隻足呢?百足蟲就試試看走的時候先擺那一隻足,但怎樣也擺不好。後來擺累了,就說,我不管了,我要去了。但當要去的時候,又想那一隻足先擺呢?這樣一來,弄得牠一步都走不動了。等一下,太陽光從雲裏射出來了。牠一看見這光,心裏不禁大大歡喜起來,就朝着太陽光奔去,牠忘記了牠那麼多足行走的次序,牠竟然走得動了。這一首寓意的詩,正是我們基督徒生活的寫照。甚麼時候,我們回想一下自己,就越走不動,就越不進步。我們看主的光,我們就不知不覺的前進了。
我們得勝的法子,並不在乎時刻不斷的來分析自己,乃是在乎仰望耶穌。不是去除去我們自己的甚麼,乃是這樣的讓基督充滿了我們,以至於我們忘記了自己的一切。我們甚麼時候回想自己,我們那個時候就立刻停步不前了。聖經沒有叫我們思想自己到底是如何奔跑,乃是叫我們仰望着耶穌而奔跑。我們若回頭省察自己,我們就要看見我們是在煙霧裏面,越弄越不清楚。我們若仰望耶穌,我們就自然而然的會奔跑得好。
當我初學騎腳踏車的時候,我常常將車騎到牆邊去碰牆,天天都把手碰破了。後來我請一位會騎的同學看我的弊病在那裏。我騎車的時候,眼睛都是一直看着車頭的車把,盼望我的手能鎮定一點,叫車能彀走得直一點。豈知不然,我越看車把,越要手定,我的手越發顫,車也越走得彎來彎去。這位同學對我說,弊病就在這裏─看車把不看路,所以會彎來彎去、會碰牆。若要不彎來彎去、不碰牆,眼睛就當一直看着前頭的路纔可以。我們的生活也是這樣,一回頭看自己就要失敗。我們要看前頭。
許多基督徒的失敗,都是因回頭自省。這樣回頭自省一下,就是說別的害處沒有,但最少也停了一步。保羅不管人如何論斷他,他自己並不論斷自己。他說,「時候未到,甚麼都不要論斷,只等主來,祂要照出暗中的隱情,顯明人心的意念;那時各人要從神那裏得着稱讚。」(林前四5)保羅知道,惟有主的光一照的時候,纔知道甚麼是對的,甚麼是不對。如果一個基督徒不時的回想他的自己,他就必定失敗。因為一想到自己無錯,就要驕傲起來,以為自己比同輩都好。一想到自己有錯,就只有灰心,一點辦法都沒有了。如果我們的自知,是從神的光照而來的,就不致有此結果了。(取材自臺灣福音書房《倪柝聲文集第一輯第九册》)
你可以這樣禱告:哦,主耶穌,感謝你,你就是光,當我看你的光,我就能往前。主耶穌,拯救我脫離一直看我自己的光景,使我看你,因為惟有看你,我纔能有屬靈的長進。哦,主耶穌,使我一直轉向你,在一切事上操練望斷以及於耶穌!
─出自水深之處福音網
基督徒的家庭為甚麼美滿?
我們的家乃是信的家庭,正如加拉太書保羅所說,我們這一班人的家乃是「信仰之家」。這是我們的第一個記號。我們的家是「信仰之家」,滿了「信」,對主滿了把握。
以基督為元首、為中心
你的家,基督是主麼?每一個基督徒的家庭幾乎都有個牌子-「基督是我家之主」。但是大部份的牌子,都是孤零零的掛在那裏,很少在靈中互相輝映。因為,牌子是掛了,但是多少的家是比誰的聲音大。
這個世界就像當初釘死主耶穌一樣,乃是他們的聲音得了勝。今天在地上你如果聲音不大,你就很難得到你所想要的。為甚麼人要示威遊行呢?就是要人聽見他的聲音。那家中呢?也常是看誰聲音比較大,誰就比較有權威。
在凡事上「基督是我家之主」,甚麼事都問問主,看祂怎麼說、聖經怎麼說、祂的話怎麼說、祂的旨意怎麼說。你如果能彀這樣,大概凡事就能以基督為元首。不只以祂為元首,也以祂為祝福、為供應、為源頭。
許多人信了主,一面感恩、又一面埋怨,覺得說:「主阿,我現在纔知道,一切都在你的安排之下。主阿,你竟然給我這種的家、給我這樣的丈夫、給我這樣的妻子。」有的孩子又埋怨說:「你竟然給我這樣的爸爸。」也有父母埋怨說:「你為甚麼給我這樣的兒女。」有的夫妻說:「我們兩個沒有這麼怪,怎麼會生出這麼怪的,一定是主來對付我們。」
但你要知道祂是「祝福的源頭」,你如果常對主說:「主,謝謝你,給我這個丈夫是你的祝福。」「主阿,謝謝你,給我這個妻子是你的祝福。」事實上主就照你一切所說的,給你成就。
神是祝福的源頭
不要怕!從外面到裏面,你的孩子是怎樣長大的?是在主的祝福和供應下長大的。哪個孩子沒有出過危險呢?哪個孩子沒有出過怪事呢?哪個孩子沒有從樓梯滾下去過?祂是保護的源頭。你的孩子能彀長大是祂的祝福、你的孩子能得救是祂的祝福,我們仰望主的祝福臨到我們身上。
養育兒女不簡單。但是,父母應要為他們向主感恩,也要把他們交在那位祝福者、那位供應者的手中。父母不是祝福的源頭,卻是撒種的源頭。引用一句倪柝聲弟兄的話:「中國人說,天下沒有不是的父母。但我說,天下盡都是不是的父母。」這句話要聽懂,作父母的要知道,天下盡都是不是的父母,如果一切祝福的源頭是「我」,那孩子就慘了。要相信主纔是他們祝福的源頭、供應的源頭。「主阿,我們不是源頭,我們只是管道;主阿,願這個管道通暢,能讓你自己帶着一切的愛和祝福,流到他們身上。」
有的時候孩子說:「討厭!又下雨了。」你就要說:「主阿,讚美你,雨是你造的。」讓孩子知道祝福供應的源頭是主,不要隨便罵天,不要隨便罵下雨。他們不知道罵下雨就罵到主耶穌。要告訴他:「祂從天降雨、賞賜豐年、使人飽足。祂叫日頭照好人、也照歹人;降雨給義人、也給不義的人。」都是出於祂,如果台灣半年沒有雨,就麻煩了;沒有雨是咒詛的象徵,但感謝主,我們一切以祂為供應和祝福的源頭。
以召會為家
我喜歡跟我妻子在一起,但是若沒有召會,我的生活會是孤單的、可憐的、淒涼的。召會是我的家,聖徒們是我的安息和滿足。召會是我們的家,我們夫妻倆的家,是放在父老們中間,他們如同我們的父;放在青年人中間,他們就是我們的弟兄姊妹。我們的家也有許多的孩子,你們的孩子就像是我的孩子一樣;但願我的孩子也像你們的孩子一樣。
在我剛開始事奉主,孩子慢慢地長起來,我就對其他人說,有時候我看不見孩子,你們看見了,就要幫我管教。雖然我有時不忍心,因為有的弟兄管得也太過了,不過呢?無論如何還是交給他們管。他們兇歸兇,無論如何還是愛。
老約翰認為召會就是個大家庭,他寫書信時,大概是九十歲的人,有好多屬靈的兒女。你讀約翰的書信,好多地方提到「我的兒女們」、「我的孩子們」,他好像自認為是老祖父了,但是這就是一個以召會為家的心境。保羅常說,這一位聖徒的母親,是我的母親;保羅也說,提摩太是我的真兒子。保羅雖是個光棍,但是在他的感覺裏,他有家,儘管他在風暴的海上,他因信靠主,彷彿作了船上兩百七十六個人的君王。但是他仍然不彀滿足,等到他下了船,上了岸,見到弟兄們,聖經記載:「保羅就放膽起來。」當他在海上,他是一個帶鎖鏈的人,但他做了兩百七十六個人的君王,我們覺得他已經彀豪邁了,但是聖經說,他一上岸,一見到弟兄們,就放心壯膽。
我們的家若只是一個溫暖的窩,就失去了意義;我們的家若只為自己,就失去了意義。你會只有淒涼,會很少被喜樂充滿。我們的家是以召會為真正的家,我們有父母,有挨家挨戶的兄弟姊妹,我們的家也有孩子,好多屬靈的孩子。我們這個小家庭,是活在宇宙的大家庭裏面。
─林天德(出自水深之處福音網)
應時的話
神使你剛強壯膽的十句聖經
1.主曾說,「我絕不撇下你,也絕不丟棄你。」
-希伯來書13:5
For He Himself has said, "I shall by no means
give you up, neither by any means shall I abandon you'' (Hebrews 13:5)
2.我雖然行過死蔭的幽谷,也不怕遭害,因為你與我同在;你的杖,你的竿,都安慰我。
-詩篇23:4
Even though I walk/Through the valley of the shadow
of death,/ I do not fear evil,/
For You are with me;/Your rod and Your staff,/They comfort me. (Psalms 23:4)
3.我豈沒有吩咐你麼?你當剛強壯膽,不要懼怕,也不要驚惶;因為你無論往那裏去,耶和華你的神必與你同在。
-約書亞記1:9
Have I
not commanded you? Be strong and take courage; do not be afraid or dismayed. For Jehovah your God is with you
wherever you go. (Joshua 1:9)
4.看哪,我天天與你們同在,直到這世代的終結。
-馬太福音28:20
And
behold, I am with you
all the days until the consummation of the age. (Matthew 28:20)
5.祂既愛世間屬自己的人,就愛他們到底。
-約翰福音13:1
Having
loved His own who were in the world, He loved them to the uttermost. (John13:1)
6.創造你的耶和華如此說,...塑造你的那位現在如此說,你不要害怕,因為我救贖了你;我曾題你的名召你,你是屬我的。
-以賽亞書43:1
But now
thus says Jehovah/ Who created you,.. and who formed you,.. Do not fear, because I have redeemed
you; I have called you by your name; you are Mine. (Isaiah 43:1)
7.神叫孤獨的有家可居住,使被囚的出來得亨通。
-詩篇68:6
God
causes the solitary to dwell in a household;/ He
brings the prisoners forth into prosperity. (Psalms 68:6)
8.愛裏沒有懼怕,完全的愛把懼怕驅除,因為懼怕含有刑罰,懼怕的人在愛裏未得成全。
-約翰一書4:18
There
is no fear in love, but perfect love casts out fear because fear has
punishment, and he who fears has not been perfected in love. (1John 4:18)
9.我要求父,祂必賜給你們另一位保惠師,叫祂永遠與你們同在,就是實際的靈,乃世人不能接受的,因為不見祂,也不認識祂;你們卻認識祂,因祂與你們同住,且要在你們裏面。我不撇下你們為孤兒,我正往你們這裏來。
-約翰福音14:16~18
And I
will ask the Father, and He will give you another Comforter, that He may be
with you forever, Even the Spirit of reality, whom the world cannot receive,
because it does not behold Him or know Him; but you know Him, because He abides
with you and shall be in you. I will not leave you as orphans; I am coming to
you. (John 14:16~18)
10.耶和華是我的亮光,是我的拯救;我還怕誰呢?耶和華是我生命的力量;我還懼怕誰呢?
-詩篇27:1
Jehovah
is my light and my salvation;/ Whom shall I fear?
/Jehovah is the strength of my life; /Whom shall I
dread? (Psalms 27:1)
─出自水深之處福音網
福音信息
人生滿足的三百分?
人生滿足的三百分?
有一天,人問一個成名的政治家,為甚麼會走進政治這條路。他回答:「我根本就沒有想過要走這條路。我人生只追求三百分。第一個一百分,就是希望能彀讀一百本好書。第二個一百分,就是能彀交到一百個真的能信賴的好朋友。第三個一百分,能走遍一百個好地方。這樣我人生就滿足了」。我聽了這段話很有感觸。如果是我們真的達到了三百分,就能彀滿足麼?
第一百分:一百本書
我希望有個機會,能對這位先生說:「當你真正得到的時候,你也不能滿足。」因為這一百本書是哪一百本?我很喜歡好書,比如說「世界上最重要的二十本書」、「一生非讀不可的五十本書」…這樣的書我有一大堆。所以我是盡量收集,也讀了一些,發現其中也有很多書不是那麼重要。好比《西遊記》,認識孫悟空,不認識孫悟空,有差那麼多麼?再像《儒林外史》、《水滸傳》,魯智深大口喝酒吃肉,那又怎樣呢?以酒澆愁愁更愁。好像台灣早期的一些歌,先是「啥米攏不驚」,「愛拚纔會贏」,到末了是「海海一生」,這就是人生阿!所以這一百本好書,若是沒有那一本,那就慘了。
我幾乎買了所有的好書,但一定要有那一本,就是書中之書(The Book),是別書不能比的書,因為其中任何一句都滿有能力。若是沒有這一本在前面,這一百本書,就只是兩個零;就算再加一千本書,後頭三個零,甚至四個零,若前面沒有個一,都是零!
第二百分:一百個好朋友
二十一世紀的今天,人是享福了,手機HTC的不錯,iPhone更棒,Google一下,甚麼資料都有,Youtube一下,甚麼歌都有。但那些歌,都是地上的歌。但你認識主,所唱的歌,卻是歌中的歌。主耶穌是人中之人,祂的書是書中之書,祂對我們是友中之友。所以在一百個好朋友中,非有主耶穌不可!否則就算交了一千個朋友,還是三個零。
第三百分:一百個好地方
最後是一百個好地方。我一生去過的好地方不少,三、四十個總有。但是都去了又怎麼樣呢?聖經說,「眼看看不飽,耳聽聽不足」。但有一個地方,我們一定要去,去了就不想離開。我去過一次,從此之後四十七年之久天天都去。那個地方叫作神的家,神的國,叫作教會!
盼望我們能抓住機會,認識聖經,認識聖經中的核心要點,讀到書中之書、交到友中之友,抵達了一去就永遠不想離開的好地方。
─李光弘(出自水深之處福音網)
家中牧養
健康親子-家長篇(十三)
問:我的父家,也能是蒙神祝福的單位麼?
答:
撒下六章十一節:「耶和華的約櫃在迦特人俄別以東家中三個月;耶和華就賜福給他的全家。」所以祝福乃是以家為單位,不是以一個人為單位。
神的兒女,特別作家長的人,在神面前要看見,神對待人乃是以家為單位。你如果不曉得這一個,你不知道要丟了多少東西。不只家長要抓住這件事,就是另外的人也要抓住他的父家來要求。喇合不是家長,她還有父親。因為喇合抓住神,所以她的父家因着她得祝福,因着她得救。所以,你如果是家長,那是最好的,因為你能彀在神面前代表全家說話。你若不是家長,也可以像喇合一樣,為着這一個家,在信心裏起來說,「主,願你帶領我的一家,使全家都到你面前來,蒙你的恩典,蒙你的祝福。」
所以我說,你若知道神對待人的原則,你就不吃虧。神是以一個家為單位。如果神得着了一個人,就應該是得着了一個家,不管家裏的人有多少。我告訴你們,全家的得救,也就是全家的喜樂。哦,這是一件大事!你如果能彀看見,家是神對待人的單位,你就能彀得着許多的祝福。你們要學習抓牢神這一個應許。(《初信造就,第二十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