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家就是活神的召會,真理的柱石和根基。
並且大哉敬虔的奧祕!(提前三15-16)

台中市召會週訊第2176期
(2025/09/21)

首頁
> 職事信息
> 申言主題
> 全地開展、牧養材料
> 聖經學習單
> 讀經拾穗
> 結晶圖表
> 水流交通
> 專項報導
> 召會生活
> 報告事項
> 禱告事項
> 召會生活人數


水流交通

尋找、挽回久不聚會與久失聯絡的弟兄姊妹(續)

加強見證,迫切禱告

 另一面,我們的見證需要加強。這些流浪在外的弟兄姊妹是很苦的,他們分散在外面,不像我們在家裏能彀享受豐富。他們在外面真像路加十五章所說,連豆莢都喫不到的浪子。(13~16。)然而,在父親的家,就是神的家,也就是教會中,口糧有餘。所以,我們要體諒他們,把他們帶回來,讓他們和我們同享父家的豐富。

 為此,第一,我們要接受負擔;第二,在行動之先,要透徹的禱告。我絕對相信禱告的功效,也能為此作見證。使徒行傳裏的記載,我們都有些經歷,那實在是聖靈的工作。我們要相信,我們在這裏所關心的,就是主在寶座上所關心的,因為祂的關心打動了我們去關心;故此,我們要接受負擔禱告。

    然後,我們要按地理區域分發狀況表,並在排裏與聖徒有交通。比方,你拿到一位姊妹的情況表,就可以詢問眾人說,「這裏有一位久不聚會的姊妹,有那位姊妹比較接近她、認識她,可以前去探望?若是沒有人認識,有沒有人願意接受負擔前去?」我們的情況表上,關於她的年齡、家庭狀況、父母、兒女等,都記得住。

探望的原則

 探望久不聚會者是一門大學問,這實在需要研究。我們若作得不好,會把人作得更遠;結果我們不探望人還好,一探望,人就離我們更遠了。常常有人問我探望的作法,我就覺得真是為難,因為我常在訓練中告訴弟兄姊妹一種作法,等到我自己去作時,就看見一點也不是那樣。

存着仰望、學習的靈

 以打拳為例,教師在課堂上教打拳是一種方式,等到實際去打,或是防禦的時候,教師所教的那一套都不管用;這的確需要現場隨機應變。所以,探望上首要的一件事,就是需要一直存着一個仰望、學習的靈,向主說,「主阿,只有你能挽回人。」我們要看見,我們都是作不來的;不要說那些沒有經驗的,就算我們有經驗,已過的經驗也不管用。人的光景都不相同,沒有兩個人的臉會完全一樣,卽使是雙胞胎,彼此還是有差異,沒有兩個是完全相像的。所以,我們需要有一顆仰望的心,向主禱告:「主阿,憐憫我,使用我。我不能作什麼,你給我智慧,給我當說的話。」

避免說不合式的話

 然而,有幾點你們必須完全避免,避諱不說的。第一,不要對人說,「你很久沒有聚會了。」他好一段時間沒有聚會,裏面已經很不好意思,你們不必再揭他的瘡疤。所以,不要提及人的弱點,不要說他較差的面向。與人接觸時,要好像對方沒有什麼較差、較弱的地方,要完全避免說到一些不合適的話。

 第二,千萬不要說咄咄逼人的話,也不要讓人有被強逼的感覺;好比告訴人:「你必須來聚會,不聚會是不行的,現在召會蒙大福,真豐富,恩典多多。若是你不聚會,實在太喫虧了,我真為你感到難過。」這些話都不要說,都要避免。千萬記得,不要摸人的弱點,也不要說召會怎麼好,叫人必須來聚會等。因為一個久不聚會的人,是很敏感的,尤其他裏頭多疑、多心,會有很多感覺。所以,探望人的確不容易,要非常注意人的情形。

帶着喜樂的面容

 這裏有一個原則,就是探望人時,一定要露出笑臉,不要帶任何憂愁。同時要讓人說話,自己什麼都不要說,只要跟着人說就可以;他們說什麼你們就跟着說什麼,並且是真心的跟着說。…在探望人的事上,一定要守住一個原則,就是沒有把握的話不要說,只要好好給人一副笑容,自然就能拉近彼此的感覺。(摘自:李常受文集一九八五年第一冊 召會的擴增與開展 第十一章尋找、挽回久不聚會與久失聯絡的弟兄姊妹。)






邀請弟兄姊妹加入並分享以下資源

>台中市召會網站(官網含完整資訊)
http://www.citc.org.tw/

>台中市召會聖徒交通(社群)

http://bit.ly/2TIYeVX
>台中市召會網路資訊中心 Youtube頻道
https://bit.ly/3s2y9Sr
>台中市召會科園會所 Youtube頻道
https://bit.ly/3ysUECj
>水深之處
http://www.luke54.org/